林遠的語音還在耳邊回響,陳硯舟推開餐館後門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他隨手把手機塞進圍裙口袋,沒開燈就徑直走向廚房。爐灶上還溫著一鍋高湯,是他早上出門前就備好的。掀開鍋蓋聞了聞,香氣依舊,心裡這才踏實了些。
廚房裡有個身影在忙碌。
宋小滿背對著門口,低著頭專注地揉麵。案板上擺著幾個顏色奇特的饅頭胚子——紅得刺眼,綠得發暗,還有個紫色兔子的耳朵尖得嚇人。她揉得很用力,指節都泛白了。
陳硯舟沒作聲,走到冰箱前拉開門,把保溫箱裡剩下的餃子放進去。他順手拿起那個最紅的兔子饅頭端詳片刻,輕輕放在一旁。
顏色太豔,形狀太尖。他說,孩子看了會害怕。
宋小滿手上的動作一頓,抬起頭:你回來了?
他走到水池邊洗手,既然是想做給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吃,就得先讓他們敢看,再敢碰,最後才肯嘗。
她低下頭:我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查了好多資料,都說自閉症兒童對顏色和形狀敏感,可試了幾次,總是把握不好分寸。
陳硯舟擦乾手,從櫃子裡取出三個小碗。他切了點胡蘿卜榨汁濾渣,倒進一碗;又摘兩片菠菜葉打成泥,加水調勻;最後刮了一勺紫薯泥,兌溫水攪開。
用這些調色。他說,天然的,安全。
他把三種顏色的汁液擺在案板上,又扯了團白麵分成四份,分彆揉進色素裡。橙黃、嫩綠、淡紫、純白,色澤柔和,像是剛出生的小動物身上的絨毛。
宋小滿站在一旁靜靜看著,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陳硯舟開始捏造型。他做的不是尋常的兔子或恐龍,而是圓滾滾的小熊和胖乎乎的小兔。耳朵是圓鈍的,手腳短粗,臉蛋鼓鼓的,活像一個個糯米團子。
你看,他把一隻小熊遞給她,不是要做得多麼精致,是要讓人感覺柔軟,沒有攻擊性。
宋小滿接過那隻小熊,指尖輕輕撫過它的耳朵。觸感綿軟,還帶著體溫,仿佛有了生命。
她忽然鼻子一酸。
我想試試。她說。
陳硯舟點點頭,退到一旁。他靠在操作台邊,看著她重新和麵、調色,一點點捏出自己的版本。這次的小熊更加圓潤,小兔的眼睛也做得更大,仿佛含著笑意。
蒸鍋開始上汽時,門鈴響了。
一個女人站在門口,穿著洗得發白的風衣,手裡牽著一個小男孩。孩子約莫六歲,低著頭緊貼牆壁站著,雙手死死攥著媽媽的衣角,一言不發。
女人的聲音有些發顫:我們聽說……這裡有能讓人開心的食物?
陳硯舟看向宋小滿。
宋小滿深吸一口氣,掀開蒸籠蓋。熱氣蒸騰而起,五隻小巧的卡通饅頭整齊地排列著——橙黃的小熊歪著頭,綠色的小兔抱著胡蘿卜,紫色的小象甩著長鼻子,白色的雪人戴著帽子,還有一個彩虹色的圈圈卷。
色澤柔和,香氣清淡,是麵粉和果蔬最本真的味道。
孩子沒有動。
媽媽蹲下身,在他耳邊輕聲說:你看,小動物們在等你呢。
孩子的睫毛輕輕顫動了一下。
他的目光慢慢移過去,最後停留在那隻歪著頭的小熊身上。
幾秒鐘後,他鬆開了媽媽的衣角,向前挪了半步。
又一步。
他伸出手,指尖輕輕碰了碰小熊的耳朵。
柔軟的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