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蓋掀開的瞬間,蒸騰的水汽模糊了陳硯舟的視線。他抬手抹了把額頭,左手繃帶上又滲出些許血絲。灶台邊的清水鍋仍在咕嘟作響,陳皮丹沉在鍋底,藥香與殘存的辣味交織,仿佛昨夜那場對峙的餘燼。
他沒有關火就上了二樓,腳步放得很輕。樓梯拐角處有塊鬆動的地板,每次踩上去都會發出一聲——昨晚這聲音響了三次,分彆是十一點半、淩晨一點,以及三點零七分。
客房門虛掩著。唐綰的睡袋鋪在地板上,相機擺在枕邊,鏡頭朝外,像一隻警惕的眼睛。
陳硯舟沒有進去,轉身下樓,徑直走向監控後台。他調取時間軸,畫麵一格格快進。果然,三點整,唐綰起身披上外衣,赤腳走到樓梯口。在昏暗的光線下,她舉起相機,對著廚房方向連續拍攝了三張照片。
他點開照片放大細看。第一張,他正背對著鏡頭炒菜,火光映在牆上;第二張,側臉輪廓被油燈勾勒出一道金邊;第三張,依然是同樣的角度,連鍋鏟揚起的弧度都一模一樣。
再往前翻看——昨天、前天、大前天......整整九十九張,全都是這個位置,這個角度,這個人。
他靠在椅背上,手指輕敲屏幕:你這是要給我出寫真集?
話音剛落,頭頂傳來動靜。唐綰站在樓梯口,棉麻裙皺巴巴的,頭發淩亂得像剛經曆過一場爭執。
證據源需要實時監控。她的語氣平靜,像是在念新聞稿,你昨晚熬的湯裡有密鑰,萬一有人潛入盜取數據呢?
所以你就半夜蹲點拍照?
行為模式分析有助於預判風險。她走進廚房,順手拿起抹布擦拭相機,你在炒菜時的微表情、手勢頻率、呼吸節奏,都是重要變量。
陳硯舟盯著她看了兩秒,忽然笑了:那你有沒有發現,我每次切薑片,都會多切一片扔進水槽?
唐綰愣住了。
那是給我母親的。他說,她生前常說,廚房不能虧待灶神。多切一片,是供奉。
唐綰的手停住了動作。
還有,我左手腕上的這把勺子,是我祖父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又傳給我的。它不光是裝飾。陳硯舟抬起手腕,銀光一閃,它量過三代人的脈搏。你現在心跳每分鐘九十二下,血壓偏高,眼瞼浮腫——最近睡得不太好吧?
唐綰沉默不語。
他轉身開火,抓了一把蓮子扔進砂鍋,靜心蓮子羹,今天特供。
湯滾開時,他盛了兩碗。一碗放在自己麵前,一碗推到她手邊。
喝吧。
唐綰低頭看著那碗湯,熱氣氤氳,模糊了她的鏡片。她摘下眼鏡,小口啜飲。
甜度剛好。她低聲說。
因為加了你相機包裡的那包蜂蜜。陳硯舟嚼著蓮子,標簽上寫著母親遺物,你每次觸摸它,手指都會微微顫抖。
唐綰猛地抬起頭。
我不是在調查你。他說,是你太用力了。保護證據沒有錯,但彆把自己也變成證據的一部分。
她不再提及監控的事,也沒有搬走,隻是從那天起,淩晨的樓梯再也沒有響起過腳步聲。
但麻煩才剛剛開始。
三天後的夜晚,暴雨猛烈地敲打著屋簷。陳硯舟正在收拾灶台,忽然聽見門口傳來的一聲悶響,像是什麼龐然大物撞上了卷簾門。
他拉開門,一輛白色房車橫在店門口,車頂的廣告屏閃爍著熒光字:獨家冠名·心味之夜。雨水順著車身流淌,宛如一條發光的河流。
餘昭昭站在雨裡,妝容已經花了,頭發濕漉漉地貼在臉上,手中舉著一塊硬紙板,上麵用口紅歪歪扭扭地寫著:讚助費可抵房租,簽嗎?
陳硯舟看了她三秒,轉身進屋,取出毛巾和一杯熱薑茶。
先擦乾頭發。他把毛巾搭在她肩上,彆感冒了。
餘昭昭沒有動,仍然舉著牌子:我說真的,我可以付現金,還能帶團隊來做直播——
我不缺房租。他打斷她,端著薑茶往回走。
那我住在這裡行不行?她追上前一步,就幾天,等雨停了就走。
陳硯舟回頭看了她一眼:你一個當紅女星,睡在房車裡堵在彆人店門口,不怕明天熱搜爆炸?
熱搜我天天上。她咧嘴一笑,雨水順著嘴角流下,可我好久沒看你炒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