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舟站在原地,掌心還緊握著那片碎瓷。鋒利的邊緣在他指尖劃出一道細痕,但他沒有鬆開。人群漸漸安靜下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低頭看了眼保溫箱,將碎瓷輕輕放入夾層,仔細拉好拉鏈。
他轉身走向攤車,掀開蓋子。鍋貼已經涼透,油紙泛黃,但形狀依然完整。他取出五個鍋貼,一個一個翻過來,用鐵鏟尖在底部細細烙字。動作緩慢而專注,每一筆都烙得深沉。
一不接待權貴欺壓。
二不供應地溝油。
三不隱瞞食材真相。
烙完字,他直起身,走向人群前排。一位穿著舊棉襖的老人拄著拐杖站在那裡,正是最早在法院門口喊出這鍋貼有證據的人。陳硯舟將第一個鍋貼遞了過去。
老人愣住了,給我?
是您最先說出了真相。陳硯舟說,這家店今後要靠大家的真話活下去。
老人接過鍋貼,雙手微微顫抖。他低頭看著鍋貼底部,輕聲念道:一不接待權貴欺壓......聲音雖輕,卻清晰地傳到了周圍每個人的耳中。
第二個鍋貼遞給了一位懷抱孩子的年輕母親。她之前舉著手機直播,拍下了趙德利鞋底被烙上二字的畫麵。陳硯舟將鍋貼遞給她,你讓孩子看到了什麼是正義。
女子眼眶泛紅,沒有說話,隻是將鍋貼緊緊貼在胸前。
第三個鍋貼給了街角賣煎餅的小販。他曾被黑幫收取保護費卻不敢反抗,那天卻第一個衝上前撿拾證據文件袋。陳硯舟遞出鍋貼,你說過我也想挺直腰杆做人
小販接過鍋貼,咧嘴笑了,當場咬了一口,邊嚼邊說: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香!
陳硯舟回到攤車旁,聲音平靜而堅定: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店。這是所有受過委屈、遭遇不公、還想講道理的人,共同撐起來的地方。
沒有人鼓掌,但也沒有人離開。有人掏出手機拍照發到群裡,有人低聲重複那三句話記在備忘錄裡。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舉手問道:我能當監督員嗎?可以留個電話嗎?
可以。陳硯舟點頭,從明天開始,店裡會掛一本登記簿。誰發現問題,直接寫上去。
話音剛落,沈君瑤走上前來。她解下那條洗得發白的碎花圍裙,抬手將它掛在旗杆頂端。微風拂過,布麵舒展開來,如同一麵旗幟。
唐綰摘下頸間的銀湯匙項鏈,走到店門邊,輕輕按在木框上的一道刻痕裡。那是前幾天許錚用匕首刻下的字。她的手指在上麵停留片刻,才緩緩收回。
餘昭昭從香囊中倒出最後一點陳皮乾,撒在門檻前。粉末落地時揚起一陣淡淡的香氣,她輕聲說:該從睡夢中醒來了。
宋小滿抽出柳葉刀,在門側木柱上劃下一道痕跡。比之前的淺,但筆直利落。她說:刀下留真,不是留情。
阿阮舉起銅鈴鐺,輕輕一搖。清脆的鈴聲中,薄荷枝微微顫動,露珠從葉尖滴落,滲入泥土。
五人站成一排,陽光正好灑在她們臉上。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後退半步。
許錚走過來,站在陳硯舟身後半步遠的地方。機械義肢輕觸地麵,發出細微的金屬聲響。他看著那些鍋貼,低聲問道:以後每天都這樣分發嗎?
隻在今天。陳硯舟說,規則立下了,就要靠大家來守護。
我來守護。許錚說。
我也來。沈君瑤接話。
唐綰點頭,我會緊盯每一條相關新聞。
餘昭昭微笑,我的粉絲群可以組建暗訪團隊。
宋小滿握緊刀柄,誰敢造假,我讓他切菜時手都發抖。
阿阮輕搖鈴鐺,全球美食監控網,由我來搭建。
陳硯舟望著他們,又將目光轉向人群。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店門口,手拿鍋貼,或拍照或抄寫那三句話。有人自發組織排隊,商量著輪流監督食材來源。
他打開保溫箱,取出最後一枚鍋貼。沒有送給任何人,而是放在門檻正中央。底部的三行字朝上,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