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舟將快遞包裹塞進保溫箱最底層,用夾層布仔細蓋好。他沒有再看那個方方正正的紙盒,抽出手時,指尖不經意蹭到了鍋貼的油紙,傳來一絲涼意。
天色剛亮透,街口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有人拎著保溫桶,說是來取昨天承諾的第一鍋免費鍋貼;也有年輕人舉著手機,鏡頭對準店門上那塊新掛的真心味耕堂牌匾。微風拂過,木牌輕輕晃動。
陳硯舟走到攤車前,掀開鐵鍋蓋。鍋底還殘留著昨夜煎製的焦痕,他用鏟子仔細刮淨,倒油,點火。藍色火苗竄起,油麵泛起細密的氣泡。他從盆中取出提前揉好的麵團,熟練地掐出劑子,擀皮的動作不緊不慢,每個麵皮都圓潤規整。
旁邊有人小聲議論:這真能一直免費?
聽說是送規矩,不是送飯。
陳硯舟沒有理會這些交談。他調好餡料,將蔥薑肉末攪拌均勻,加入一勺祖傳香油。包餡,捏出花邊,十八道褶子一道不少。鍋中油熱了,他將鍋貼一個個擺進去,滋啦聲響,香氣瞬間四溢。
第一鍋煎了整整四分鐘,底麵金黃酥脆,翻麵一次後出鍋。
他端著盤子走到門前小桌,揭開蓋布,聲音平和:今天頭一鍋,不賣錢,隻送人。但要按昨天定的三條規矩來——一不接待權貴欺壓,二不供應地溝油,三不隱瞞食材真相。想要的人請排隊登記姓名電話,出了問題隨時能找到負責人。
人群安靜了片刻。
一個穿灰西裝的男人突然從側麵擠進來,手裡攥著名片直接遞到陳硯舟麵前:我是食評人,趕時間,能不能先來一份?
陳硯舟看了他一眼,沒有接名片:請排隊。
男人皺眉:我就嘗個味道,你們這規矩也太死板了吧?行業裡沒人這麼做的。
這不是行業。陳硯舟將盤子往回端了端,這是我家的店。
男人冷笑一聲退到一邊,低聲嘀咕:裝什麼清高,等協會來找你談就知道什麼叫規矩了。
陳硯舟聽到了,卻沒有動怒。他轉身回到鍋台前,重新和麵調餡。這次多加了半勺水讓麵皮更軟,又在肉餡裡混入幾乎看不見的細辣椒粉。掌心傳來心味係統的微熱,他知道這一鍋會讓人藏不住真話。
煎製時間延長到六分鐘,鍋貼底部焦香更濃。
出鍋後,他親自將這份特製鍋貼端到那男人桌上:您既然是來品鑒的,這份特彆製作,算我們的一點心意。
男人愣了一下,臉上露出得意神色,夾起一個就咬。外皮酥脆,肉汁飽滿,他連連點頭:不錯!確實有水平!
吃到第三個時,他額角開始冒汗,嘴唇發麻,喉嚨像被火燎過。放下筷子,臉色驟變:這......這辣得不對勁!怎麼跟那天開會吃的菜一個味兒?
話一出口才意識到失言,趕緊捂住嘴。
陳硯舟站在灶邊,平靜地問:哪天開會?吃了什麼菜?
我......我沒說什麼。男人慌張抬頭,眼神躲閃。
這時沈君瑤從警車下來,一眼注意到他袖口。她伸手一撥,露出一枚銀色袖扣,上麵刻著美食協副三個小字。
張秉坤?沈君瑤念出名字,市美食協會副會長,上周還出席食品安全論壇,倡導民間餐飲規範化
男人猛地站起來:你憑什麼查我!
唐綰舉起相機,哢嚓連拍三張:憑你戴著職務標誌來挑釁新規。順便告訴各位,這位張副會長曾三次否決老字號申報,理由是不符合現代餐飲標準——可他自己家酒樓去年因使用劣質豬油被罰十萬。
人群一片嘩然。
餘昭昭打開直播,鏡頭掃過全場:家人們看到了嗎?這就是嘴上喊公平,背地搞壟斷的人。現在他坐在這裡,吃著陳師傅的鍋貼,還想堵我們的嘴。
彈幕瞬間刷屏。
宋小滿從後廚走出來,柳葉刀插在腰間,站到桌前。她盯著張秉坤,聲音不大:下次敢帶著惡意來吃飯,我不切菜,切你說話的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