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舟把還冒著熱氣的肉包往唐綰麵前一推,她沒抬頭,指尖反複滑動著相機屏幕。窗外的日頭已經明晃晃的,街麵上人來人往,早點攤蒸籠裡騰起的白霧裹著麵香。他轉身進了廚房,開始收拾今天擂台要用的食材。
想起昨天那場比試,他心裡還梗著點什麼。那個戴口罩的選手a,做的所謂“甜刀”確有幾分巧思,可嘗在嘴裡總覺得不對味。刀工太油滑,像是照著什麼模子刻出來的,少了灶台前日積月累的煙火氣。最讓他不舒服的是那孩子的眼神——做菜的人眼裡要是沒有光,任你花樣百出,味道終究是空的。
第二輪比賽的橫幅已經掛起來了:“心味廚藝擂台——創新家鄉菜”。今天來看熱鬨的人比昨天還多,好些人舉著手機直播。陳硯舟站在評委席後頭,手裡捏著評分表,目光卻總往入口處飄。
選手a準時來了,還是那身打扮,口罩嚴實實地捂著,帽簷壓得低低的。他一進場就直奔操作台,擺工具、開火、切料,動作行雲流水。這回他做的是“焦糖辣味巧克力配桂花凍”,顏色搭得鮮亮,香氣一飄出來,幾個老評委已經忍不住點頭。
“這孩子有點靈氣。”旁邊老師傅感慨。
陳硯舟沒接話,踱到監控屏前調出昨天的錄像。畫麵一幀幀往前推,放到選手a翻鍋的瞬間,他按了暫停——袖口處一閃而過的,是枚刻著“味協”二字的金屬徽章。
他心裡有了數。
試菜環節開始前,陳硯舟敲了敲鐵鍋:“這輪加試‘盲品試心’,我來親自嘗,評的不隻是味道,更是菜裡的心意。”
台下頓時嗡嗡作響。有人交頭接耳說這是要針對誰,也有人拍手叫好。
輪到選手a端菜上來。巧克力做成小船模樣,桂花凍清亮如湖水,邊上撒的紅褐色粉末格外紮眼。
“這是什麼?”陳硯舟問。
“特調辣椒粉,提味的。”聲音隔著口罩,聽著發悶。
陳硯舟點點頭,轉身進了廚房。再出來時,手裡多了個小碟,裡頭盛著深色蘸料,往那盤甜品邊上一放。
“真味藏在舌根後頭。”他聲音平靜,“這碟‘真心話引子’,你嘗嘗。”
選手a遲疑片刻,還是叉起一點蘸料送進嘴裡。
起初麵色如常,幾秒後喉頭猛地一緊,劇烈咳嗽起來。他拚命想忍住,卻越咳越凶,眼角都憋紅了。
台下的人都看呆了。
坐在第一排的沈君瑤一直盯著他,這時忽然開口:“你這甜點裡,怎麼會有江南苦茶的底子?”
全場霎時安靜。
選手a還在咳,聽見這話身子明顯僵了。
唐綰緊接著問:“這種風味處理手法,很像喬振海早年用過的掩飾技巧。你跟他學過?”
“我沒有!”選手a聲音發顫。
阿阮輕輕晃了下腕上的銅鈴鐺。音響裡傳出一段清晰的錄音——
“隻要拿到菜譜,就能複刻‘真心鍋貼’的情緒效應……副會長兒子那邊我已經安排好了,讓他混進去拍主料配比。”
聲音陰沉得讓人脊背發涼。
全場嘩然。
宋小滿站起身走到台前,盯著選手a的手:“你連蘿卜花都雕不利索,刀法全是照我早期視頻硬學的。就這樣還敢談創新?”
餘昭昭適時打開直播鏡頭對準全場:“各位,今天我們不隻評菜,更評人心。這位選手,根本不是來正經比賽的。”
五個人站成半圈,誰也沒動手,可那無形的壓力讓選手a臉色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