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十二點整,陳硯舟站到店中央,輕輕拍了兩下手。
“從今天起,每天中午十二點,我們供應二十個‘回憶饅頭’,優先給有需要的長輩和家屬。”他說,“不漲價,不溢價,也不搞抽簽。”
有人舉手問:“我們也想買呢?”
陳硯舟微微一笑:“那請你帶一位需要的人來,我們一起吃。”
掌聲慢慢響起,先是角落裡的老人,接著是年輕情侶,最後整個店裡都回蕩著溫暖的掌聲。
宋小滿站在後廚門口,聽著外麵的聲響,低頭翻開筆記本。她撕下一張紙,寫了幾個字,悄悄夾進本子裡。
下午兩點,一對夫妻攜著婆婆來試吃。老人吃了半個鐵皮青蛙饅頭,忽然指著牆上的老式掛鐘說:“這鐘……和我家從前那個一模一樣。”
她兒子當場紅了眼眶。
三點多,一個中年男人獨自進門,說是替住院的父親來問問能不能送一份。陳硯舟讓宋小滿包了一份,還添了杯溫糖水。
“要是吃了有反應,隨時來電話。”陳硯舟把號碼寫在紙條上遞過去。
男人攥著紙條,在門口站了好一會兒才離開。
臨近五點,最後一籠饅頭出鍋。陳硯舟掀開蒸籠蓋,熱氣撲麵而來,他抬手擋了擋,臉上露出淺淺的笑意。
宋小滿走過來,倚著操作台喘了口氣:“累是累了點……但比什麼都值。”
陳硯舟點點頭,把一盤剛出鍋的撥浪鼓饅頭推到她麵前:“先墊墊肚子。”
她接過咬了一口,軟糯香甜,藍莓的微酸和芝麻的香氣恰到好處地融合,說不出的熨帖。
“你說,明天會不會有人專門為這個來排隊?”她問。
“會。”陳硯舟說,“但隻要咱們做得動,就管夠。”
快打烊時,那對第一天來的母女又回來了。母親懷裡抱著塊錦旗,上麵繡著“一口回憶,半生溫存”。
她們想掛在牆上。陳硯舟讓服務員幫忙,把錦旗釘在正對門口的位置。
老人跟在後麵,忽然停下腳步,指著櫥窗裡還沒收走的樣品饅頭,喃喃道:“那個……還會響呢。”
沒人接話。大家都靜靜地望著他。
他顫巍巍地伸手想去觸碰,女兒趕緊扶住他的胳膊。
三人緩緩走出店門,夕陽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
陳硯舟回到灶台前,檢查了燃氣閥門,切斷電源,順手把抹布疊得整整齊齊放在台邊。
宋小滿在洗最後一筐餐具,水聲嘩嘩作響。
門外傳來腳步聲,有人推門而入。
是個穿著白大褂的年輕姑娘,手裡拿著病曆本,徑直走向櫃台。
“請問……”她的聲音微微發顫,“你們這兒的‘回憶饅頭’,還能做嗎?”
喜歡廚神覺醒:從擺爛到美食巔峰請大家收藏:()廚神覺醒:從擺爛到美食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