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戰鬥,以一種更加瘋狂的姿態,再次打響。
“魔改版”燃氣輪機的圖紙,被分發到了每一個技術人員的手中。
當所有人看到圖紙上那些近乎苛刻的加工精度要求時,他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0.01毫米的誤差,已經是普通精密加工的極限。
而在這份新的圖紙上,大量核心部件的公差標注,赫然寫著“0.005毫米”,甚至是“0.002毫米”!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
這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
“何總工,這個……這個精度,彆說我們,就算是德國人的機床,也未必能做得出來啊!”
一位負責活塞加工的老師傅,看著圖紙,臉上寫滿了為難。
陳博也拿著那個“三維空間凸輪”的零件圖,找到了何維,愁眉苦臉。
“何組長,您設計的這個凸輪,簡直就是魔鬼。它的曲麵,沒有任何規律可言。我們用現有的四軸銑床,就算是加上了您設計的那個‘旋轉擺動頭’,也隻能做到近似加工,根本無法保證最終的精度。差之毫厘,謬以千裡。隻要這個零件的精度不夠,整個液壓伺服控製係統,就徹底廢了。”
他們說的,是所有人都麵臨的,最現實的問題——武器再好,沒有一把能配得上它的鋒利寶劍,也無法發揮威力。
所有人都看向了何維,等待著他再一次創造奇跡。
何維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意外。
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他平靜地看著眾人,笑了笑。
“誰說,我們要用現有的機床來加工?”
這句話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何維轉過身,對身後的林秋宜說道:“林助理,通知集團下屬,紅星機械廠。讓他們廠的劉總工、王振,還有實驗室裡最好的那幾個技術員,明天一早,帶上我們‘離子滲氮爐’和新材料的全套圖紙,來這裡開會。”
林秋宜立刻會意。
她知道,何維要亮出他手中,那張一直隱藏著的,最鋒利的王牌了。
紅星機械廠!
那個位於產業鏈最上遊的,專門負責打造“利劍”的神秘部門!
第二天一早。
幾輛吉普車,從紅星廠風塵仆仆地駛入了紅旗工業集團的總部。
從車上走下來的,是紅星廠的劉總工、王振,以及幾個何維親自從技術攻關小組裡提拔起來的年輕技術員。
他們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驕傲。
現在的紅星廠,已經不是幾個月前那個瀕臨倒閉的破敗工廠了。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金字招牌,以及源源不斷的軍方訂單和研發經費,讓它脫胎換骨,成了整個集團裡,技術實力最雄厚,也最讓人眼紅的“特區”。
兩撥人馬,在會議室裡彙合。
一邊,是以陳博為首的,負責發動機設計的“紅旗戰隊”。
另一邊,是以紅星廠劉總工、王振為首的,負責裝備製造的“紅星戰隊”。
這是集團成立以來,兩大核心技術部門的第一次正式會師。
何維坐在主位上,沒有說任何廢話。
他直接讓林秋宜,把那張要求最高的,“三維空間凸輪”的零件圖,鋪在了大長桌上。
“各位。”何維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就是我們新一代發動機的‘大腦’。它的性能,決定了我們整台機器的上限。而製造它的難度,我想,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
紅星廠的劉總工,看著圖紙上那些令人頭皮發麻的精度標注,也皺起了眉頭。
“何總工,這個零件……以我們現有的c6240高精度車床,也隻能勉強做到0.005毫米的精度。您這個0.002毫米的要求,實在是……超綱了。”
何維點了點頭。
“你說的沒錯。所以,我們今天開這個會的目的,不是討論怎麼用現有的機床去‘湊合’。”
他頓了頓,聲音變得無比堅定。
“而是討論,如何打造一台全新的,專門為它而生的,精度能達到0.001毫米,甚至更高的——超精密機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