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代表著將傳統機械控製技術發展到極致的“機械大腦”。
這是一場跨越了時代的對決。
準備工作很快完成。
“可以開始了嗎?”萬潤南看著何維,問道。
何維點了點頭。
隨著裁判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
車間裡,響起了兩台機床同時啟動的轟鳴聲。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分彆投向了兩邊的控製台。
信通公司那邊,一個年輕的技術員,正坐在電腦前,雙手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著。
一行行複雜的程序代碼,在屏幕上滾動。
他們在用最先進的編程方式,告訴機床,每一步該怎麼走,每一個點該怎麼切。
而紅星集團這邊,操作的,是何維本人。
他沒有坐在任何電腦前。
他就站在那個充滿了各種旋鈕和撥杆的液壓控製台前。
他的雙手,在那些複雜的控製閥和手輪上,像彈鋼琴一樣,優雅而迅速地舞動著。
他在用最原始,也最直觀的方式,實時地,“手動”操控著那台精密得如同怪獸的液壓伺服係統。
所有人都看呆了。
他們無法理解,何維是如何用雙手,去控製一個需要進行數百萬次複雜計算的五軸聯動加工過程的。
隻有何維自己知道。
他根本不需要計算。
他眼中的【啟示】ai,早已將那個三維凸輪的所有運動軌跡,都轉化為了一幅動態的三維全息影像,投射在他的視網膜上。
他要做的,隻是像玩一個最真實的模擬飛行遊戲一樣,用雙手,跟上那道早已被設定好的,完美的軌跡線。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車間裡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信通公司那邊,那個年輕程序員的額頭上,已經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遇到了麻煩。
那個三維凸輪的曲麵,太複雜了,存在太多非線性的自由曲麵。
用傳統的代碼,根本無法完美地描述出它的輪廓。
他隻能用無數個微小的直線和圓弧,去無限地“逼近”那個完美的曲麵。
這不僅極大地增加了編程的難度,更會嚴重影響最終的加工精度和表麵光潔度。
而反觀何維這邊。
他自始至終,都氣定神閒。
他的動作,行雲流水,充滿了韻律感。
那台由液壓驅動的機床,在他手中,仿佛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機器,而是一個與他心意相通的,擁有生命的舞者。
它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又精準到了極致。
一個小時後。
伴隨著最後一個切削動作的完成。
何維停下了手,關掉了機器。
他從機床上,取下了那個剛剛加工完成的,閃爍著完美金屬光澤的“三維空間凸輪”。
而另一邊,信通公司的機床,還在進行著最後一道工序的掙紮。
又過了十分鐘。
“完成了!”
信通公司的程序員,長出了一口氣,癱軟在了椅子上。
他也從機床上,取下了他們的成品。
兩個凝聚了兩種不同技術路線巔峰智慧的零件,被同時放在了檢驗台的中央。
王立行院士,親自戴上白手套,走上前。
他拿起那台來自東德蔡司的三坐標測量儀的探頭,開始對兩個零件,進行最後的,也最殘酷的精度檢測。
所有的攝像機鏡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測量儀那小小的顯示屏上。
結果,很快就出來了。
王立行院士看著屏幕上的兩組數據,長出一口氣。
他拿起話筒,緩緩地宣布了最終的結果。
“信通公司,成品,最大形狀誤差,0.015毫米。”
“紅旗工業集團,成品,最大形狀誤差”
王立行院士頓了頓,聲音裡,充滿了無法掩飾的震撼。
“0.001毫米。”
“紅星,勝。”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