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卡”的發布,像一場十二級的科技大地震,迅速席卷了整個中國。
各大報紙的科技版麵,都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場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發布會。
“中國芯的火種”、“信息時代的破冰者”、“來自東方的計算機革命”
各種讚譽之詞,毫不吝嗇地,都獻給了何維和他的紅旗工業集團。
一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向了紅星廠那個剛剛成立的“微電子車間”。
而何維,卻在這場輿論的風暴中,悄然“消失”了。
他把漢卡的生產和推廣工作,完全交給了前來尋求合作的萬潤南和信通公司。
他知道,在市場化運作和渠道推廣上,萬潤南這隻“泥腿子”裡的猛虎,比自己這個“國家隊”的總工,要專業得多。
他自己,則帶著林秋宜和幾個核心保衛人員,登上了前往東海造船廠的火車。
他要去赴一場,特殊的約會。
東海之濱,一座不對外開放的,隱藏在鬆林深處的療養院裡。
何維見到了約他前來的“客人”。
來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位。
一位,是和他早已熟悉的海軍劉副司令。
而另一位的出現,卻讓何維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那是一位穿著一身便裝,頭發花白,麵容慈祥,但眼神中卻透著深邃智慧的老者。
他的身邊,隻跟著一個秘書。
但從劉副司令對他那畢恭畢敬的態度,何維就知道,這位老者的身份,絕對非同一般。
當那位老人微笑著向何維伸出手,說出自己名字的時候。
何維的大腦,轟然作響。
他的名字,在後世的中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是一個以一己之力,讓中國海軍的脊梁真正挺直的,傳奇人物——黃老。
“何維同誌,你好。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貫耳啊。”黃老的聲音,溫和而又充滿了力量。
“黃黃老,您好!”
即便是麵對省領導都麵不改色的何維,在麵對這位傳奇的國之巨匠時,也不由自主地感到了緊張,聲音都帶著一絲顫抖。
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以這種方式,見到這位隻存在於曆史書中的偉人。
“不要緊張嘛,小同誌。”黃老笑著請他坐下,“今天請你來,不是來審查你,是來感謝你,也是來向你求助的。”
劉副司令也在一旁說道:“小何,不瞞你說,你上次在我們那搞出來的‘紅旗動力ii型’燃氣輪機,現在成了我們海軍的寶貝。第一批樣機,已經秘密安裝在了我們的試驗艇上,效果好得超出了我們所有人的想象!”
“但是,”他話鋒一轉,“我們在實際使用中,也發現了一個新問題。燃氣輪機動力很猛,但它在低速和巡航狀態下的油耗,太高了。我們的試驗艇,航程比預想的,縮短了近三分之一。這在戰時,是致命的。”
黃老也點了點頭,補充道:“我們現在的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項目,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核反應堆能提供近乎無限的動力,但在需要極度靜音的潛伏狀態下,主循環泵的噪音,依然是我們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們迫切需要一種,既安靜,又能提供穩定動力的輔助動力係統。”
何維靜靜地聽著,心中已經了然。
他知道,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真正的主菜,終於要上桌了。
“所以”黃老看著何維,眼神變得無比期待和鄭重,“我聽張援朝同誌說起過,你在紅星集團,正在進行一項關於‘混合動力’技術的研究。我們想知道,這項技術,有沒有可能應用到我們的艦船上?”
何維的心臟,開始劇烈地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