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這番求賢若渴,不拘一格的“招賢令”,通過各種半公開、半私密的渠道,像一股強勁的電流,迅速傳遍了中國大江南北,那些沉悶壓抑的科研院所和國營工廠的角落。
它點燃了無數顆被現實磨滅了夢想,卻依舊不甘沉寂的心。
短短一個月之內,紅旗工業集團的總部,成了全中國最熱鬨,也最“藏龍臥虎”的地方。
一封封自薦信,像雪片一樣從全國各地飛來。
一個個眼神裡帶著光,氣質桀驁不馴的“技術怪人”,懷揣著自己那些被塵封已久的設計圖和構想,從四麵八方彙集而來。
他們之中,有因為頂撞了學閥權威,被下放到農場養豬的理論物理學博士。
有因為沉迷於“不切實際”的算法研究,被妻子抱怨一輩子買不起房的計算機天才。
也有像陳博的同學孫正平那樣,在破敗的小廠裡,用廢品創造著各種奇思妙想的“民間發明家”。
這些人,在他們原來的單位,是格格不入的“刺頭”,是領導眼中的“麻煩製造者”。
但在這裡,在何維的眼中,他們是未經雕琢的璞玉,是足以改變世界的寶貴財富。
林秋宜領導的那個小小的辦公室,成了整個集團最繁忙的“人才甄彆中心”。
她和她的團隊,夜以繼日地篩選著每一份簡曆,安排著每一場麵試。
而何維,則親自擔任首席麵試官。
他的麵試,也與眾不同。
他不問學曆,不問履曆,更不問你和以前單位的領導關係如何。
他隻問一個問題。
“把你最大膽,最瘋狂,最不被人理解的想法,告訴我。”
然後,他會靜靜地聽著。
有的想法,天馬行空,不切實際。
何維會毫不留情地指出其中的邏輯漏洞,然後送客。
而有的想法,雖然稚嫩,卻閃爍著天才的火花。
每當此時,何維的眼中,都會爆發出找到知己般的興奮光芒。
他會當場拍板,給錢,給人,給設備,給政策。
“我給你成立一個獨立的項目組,預算無上限,人員隨你挑。我隻有一個要求,一年之內,把你的這個想法,變成我看得到,摸得著的樣品!”
這種不計成本的信任和支持,讓每一個被選中的“野猴子”,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們感覺自己不是來找工作,而是找到了一個能實現畢生夢想的天堂。
曾經在中科院物理所資料室裡,默默無聞地管理著舊期刊的許林如,被何維三顧茅廬,親自請出了山。
當何維把那份關於“磷酸鐵鋰”的,由【啟示】ai生成的,充滿了未來科技感的理論報告放在他麵前時。
這位在國內最早接觸鋰電化學,卻因為思想過於超前而被整個學界排擠的老專家,看著報告,雙手都在顫抖。
他感覺自己不是在看一份技術報告,而是在看一本失傳已久的武功秘籍。
他積壓了半輩子的委屈和不甘,在這一刻,化為了最洶湧的激情。
“乾!”他隻說了一個字,眼中卻重新燃起了二十年前的火焰,“何總工!隻要有你這份東西指路,隻要材料能跟上,半年!半年之內,我保證為你拿出第一塊合格的磷酸鐵鋰電池樣品!”
於是,紅旗工業集團的版圖上,多了一個全新的,也是保密級彆最高的“新能源材料實驗室”。
主任,許林如。
曾經在變壓器廠裡鬱鬱不得誌的白孟德,在麵試中,向何維展示了他自己設計的一套“脈寬調製p)”電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