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蘋果”電腦的橫空出世,有如一場來自東方的巨浪,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姿態,徹底顛覆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格局。
訂單如同雪片一樣,從全世界飛向了洛城。
北美、歐洲、日本,所有主流市場的經銷商,都揮舞著支票擠破了頭,隻為能拿到哪怕一小部分的代理權。
五百九十九美元的價格屠夫,配合著超越時代的產品力,讓“青蘋果”電腦在消費市場上形成了一股購買狂潮。
紐約第五大道“青蘋果”電腦旗艦店開業那天,排隊的隊伍從早上五點就開始,一直延伸到了三個街區之外。
無數的歐美年輕人,把擁有一台“青蘋果”電腦,視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inte”聯盟的哀鴻遍野。
微軟的indos係統,因為其笨拙的性能和醜陋的界麵,被消費者無情地拋棄。
英特爾的cpu,則因為其高昂的價格和巨大的功耗,被貼上了“又貴又慢的電暖器”的標簽。
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市場份額如同冰山一樣,在“青蘋果”這條溫暖洋流的衝擊下迅速地融化崩塌。
到1991年的夏天,“青蘋果”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的占有率,達到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67。
它成為了事實上的新一代個人電腦的代名詞。
紅旗工業集團,作為這台黃金印鈔機唯一的,也是最核心的製造商,
賬戶上湧入了天文數字的利潤和外彙。
這些錢通過何維的“未來科技風險投資基金”,轉化為推動中國基礎工業和前沿科技發展的強力燃料。
天量的資金,投入到“太行”係列芯片的迭代研發中。
芯片的製程工藝,從1.5微米迅速向1微米甚至更先進的0.8微米邁進。
何維的那個“神之手”——【紅旗一號】光刻機,也在不斷地升級中變得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強大。
聯盟內部的那些工廠,因為承接了“青蘋果”電腦龐大的零部件訂單賺得盆滿缽滿,一個接一個地完成了脫胎換骨的產業升級。
整個紅旗聯盟,因為產品利潤不斷增長,工人的工資和獎金翻了十倍還不止。
漸漸地,紅旗聯盟內部的工人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消費能力。
一個巨大的內生市場正在悄然形成。
這天上午,陸國興拿著一份最新的市場調研報告,興奮地衝進了何維的辦公室。
“小何!你快看!”他把報告拍在桌上,手指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這是我們對聯盟內部十萬個職工家庭的消費意願調查。結果你猜怎麼著?”
何維平靜地抬起頭。
“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家庭表示,他們未來一年內最大的消費意願,不再是吃飽穿暖,也不再是自行車或者縫紉機。他們想要彩電!想要電冰箱!想要洗衣機!”
陸國興頓了頓,聲音拔高了一個八度。
“甚至有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職工表示,如果價格合適,他們想要購買一輛屬於自己的家用轎車!”
這個結果讓在場的趙東升和林秋宜都感到震驚。
在1991年的中國,家用轎車對普通人來說,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而現在,這個夢想的種子,已經在紅旗聯盟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提前萌芽了。
“時機到了。”何維看著那份報告,平靜地說。
他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布局者,看到棋局進入收官階段時的銳利光芒。
“我們的第一階段任務——建立自主可控的工業母機和核心芯片產業,已經基本完成。現在是時候啟動我們的第二階段計劃了。”
“第二階段?”陸國興追問道。
何維走到辦公室那幅巨大的中國地圖前。
他拿起一支紅色的記號筆,在地圖的南方畫了一個圈。
圈裡的位置正是後世的珠三角地區。
“陸總,趙書記。”何維的聲音變得無比鄭重。
“我希望你們立刻組建一個考察團,去南方的粵省看一看。”
“去看一看那裡正在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去看一看那裡剛剛興起的家電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