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的誕生和【紅旗棋牌世界】的火爆,引爆了中國的家庭互聯網市場。
一張基於社交和娛樂的巨大網絡,在短短一年內,就覆蓋了數千萬的中國家庭。
何維的互聯網版圖,在應用層已經擁有了堅實的基礎。
但何維的目光看得更遠。
娛樂和社交解決的是“人與人”的連接問題。
而在未來,還有一個比這更龐大,也更基礎的需求,需要被解決。
那就是“人與信息”的連接問題。
互聯網上的信息,已經從幾萬個網站,爆炸式地增長到幾百萬幾千萬個網站。
如何能讓用戶,在浩瀚如煙海的數字世界裡,快速精準地找到他們想要的那一條信息?
這個問題,在1997年,還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當時的互聯網世界,還處在雅虎所主宰的“分類目錄”時代。
人們上網,就像是去一個巨大的圖書館。
在雅虎首頁,所有網站被人工分門彆類,擺放在一個個固定的“書架”上。
你需要先找到“科技”這個書架,再找到“計算機”這個分類,再找到“硬件”這個子類。
經過層層的點擊,才能找到你想要的那個網站。
這種方式,在網站數量不多的時候,還勉強夠用。
但在信息爆炸的前夜,它已經顯得,無比的笨拙和低效。
何維知道,一座顛覆性的火山,即將在大洋彼岸的那個叫“斯坦福”的地方悄然噴發。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火山噴發之前,提前落子,讓那最熾熱最寶貴的創新火焰,提前在東方古國爆發。
1997年春天。
何維低調地來到了美國。
這一次,他的目的地,不是繁華的紐約,也不是充滿創新活力的矽穀。
而是加州帕羅奧圖市,斯坦福大學。
在計算機科學係,一間堆滿了各種服務器和廢棄零件,亂得像個垃圾場的博士生研究室裡。
何維見到了兩個不修邊幅的年輕人。
一個是拉裡·佩奇,另一個是謝爾蓋·布林。
這兩位,在未來,是改變世界的科技巨擘。
而此刻,他們還隻是兩個為了自己的博士論文而苦惱的普通學生。
在他們的麵前,擺著一台由無數個廉價硬盤和主板,拚湊起來的醜陋服務器。
服務器上運行著一個,他們自己編寫的網頁爬蟲程序。
他們給這個程序,和它背後的那個研究項目,取了一個奇怪的名字——【backrub】網絡爬蟲)。
何維通過一位華裔教授的介紹,走進了這間“車庫”般的研究室。
佩奇和布林,甚至都懶得從那一堆複雜的程序代碼中抬起頭來。
他們以為,這又是一個來推銷服務器或者硬盤的中國商人。
“兩位,下午好。”何維的臉上,帶著溫和的微笑,“我叫何維,來自中國的紅旗工業。我看了你們的那個‘backrub’項目,我覺得它很有趣。”
佩奇抬起頭,扶了扶他那副厚厚的眼鏡,臉上帶著天才特有的不耐煩。
“哦?是嗎?”他的語氣,有些敷衍,“隻是一個簡單的網頁鏈接分析程序而已。我很難想象,一位來自中國的搞‘重工業’的大老板,會對我們這種枯燥的學術研究感興趣。”
他的話裡,帶著對“外行”的輕視。
何維笑了。
他知道,對付這種純粹的技術天才,任何商業上的說辭,都是多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