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那句“關於產能,各位,無須擔心”,徹底擊潰了所有競爭對手最後的僥幸心理。
這場發布會,沒有給任何人留下反駁的餘地。
極致的低價,加上足以支撐這份低價的、可預見的恐怖產能。
兩張王牌一經打出,便宣告了舊有商業航天時代的徹底終結。
發布會結束後的一個小時內,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等航天巨頭的股價則應聲暴跌,市值蒸發了數百億美元。
資本市場,已經用最誠實的方式投了票。
而比股價變動更直接的,是真金白銀的湧入。
發布會結束的第二天,林秋宜拿著一份加急的財務報告,快步走進了何維的辦公室,臉上洋溢著難以抑製的喜悅。
“何總,中東王舍爾親王的首筆發射款項,一億四千萬人民幣,已經全額到賬了!”
這份款項,不僅包括了上次那顆實驗衛星的友情發射價,更包括了他後續預定的三顆衛星的全額定金。
林秋宜遞上報告,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刨除我們兩次發射的所有成本,包括火箭製造成本的攤銷,我們已經實現了盈利!純利潤超過五千萬!”
這不僅僅是一筆利潤。
它像一塊堅實的基石,向全世界雄辯地證明了:紅旗航天顛覆性的商業模式,是完全可行的!
“可回收火箭”這台恐怖的印鈔機,已經正式開始運轉!
“很好。”何維看著報告上的數字,平靜地點了點頭,臉上沒有絲毫意外。
他拿起筆,直接在報告的末尾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寫下了一行批注:“所有利潤,連同集團本季度的其他收益,全部轉入‘超級工廠’項目專項資金。告訴工程團隊,我要他們加快速度。”
“明白!”林秋宜重重地點頭,心中對何維的敬佩又深了一層。
這位年輕的掌舵者,眼中看到的從來不是眼前的利潤,而是更遙遠的未來。
……
文昌,一望無際的海岸邊。
“紅旗航天超級工廠”的工地上,數百台工程機械正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轟鳴作業,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何維站在工地的最高處,身邊是工廠的總設計師。
“我要的不是一個放大版的總裝車間,”何維指著巨大的規劃圖,語氣斬釘截鐵,“我需要的是一條真正的、借鑒了【紅旗智造】汽車生產線理念的工業流水線!”
“火箭的各個部分——燃料儲罐、箭體結構、發動機、航電係統——在不同的車間裡同步生產,然後像汽車底盤一樣,進入一條線性的總裝軌道。這邊送入零件,那一邊,就必須開出一枚完整的火箭!”
他的構想,讓那位見慣了大場麵的總設計師都感到頭皮發麻。
將一枚枚結構複雜、代表著人類工業結晶的火箭,像生產汽車一樣去量產,這在全世界的航天史上,都是聞所未聞的瘋狂想法。
但不知為何,從何維口中說出,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必然實現的說服力。
然而,就在紅旗航天高歌猛進,準備用工業化的鐵蹄碾壓整個市場之時,一股來自大洋彼岸的寒流,正悄然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