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們沒有注意到的是,在釋放完所有商業載荷之後,那枚本該按照程序進行鈍化處理、最終墜入大氣層燒毀的火箭二級,卻並沒有關機。
它的姿態微微調整,腹部的一個小型載荷艙緩緩開啟。
一個與周圍那些方方正正的小衛星截然不同的、充滿了未來工業設計感的、外形像一個銀白色六角形金屬節點的物體,被輕輕地推送了出來。
它重約五噸,周身遍布著標準化的、仿佛樂高積木接口一般的對接環和數據接口,側麵還預留著一個用於安裝大型機械臂的堅固基座。
它的內部代號是【天梯一號·核心節點艙】。
它是何維那宏偉的“太空母港”藍圖中,微不足道,卻又至關重要的第一塊“拚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天梯一號】穩定地懸浮在軌道上,開始展開自身的太陽能帆板和通信天線時,那枚運載它的火箭二級,尾部突然噴出了一股幽藍色的光焰!
【祝融二號】電漿複合引擎,首次在太空中,被悄然點燃!
指揮中心的公共大屏幕上,火箭二級的狀態,已經被標注為“任務完成,信號丟失”。
但在何維辦公室的保密線路中,一段全新的、不為外人所見的遙測數據流,正源源不斷地傳回。
畫麵中,開啟了電推模式的火箭二級,像一艘擁有了無窮耐心的“太空拖船”,悄無聲息地靠近了剛剛釋放的【天梯一號】。
它伸出前端的捕獲機構,與節點艙的一個對接環精準鎖定,完成了對接。
緊接著,這艘“太空拖船”的主引擎再次啟動,這次切換到了高推力的化學能模式。
它拖拽著這個沉重的“貨物”,開始了一場漫長而孤獨的“星際遷徙”。
它的目標,不再是常規的太陽同步軌道,而是一個全新的、經過【啟示】ai精密計算過的、軌道傾角和高度都極其特殊的預定位置。
這個軌道,可以最大限度地覆蓋地球上主要的陸地和海洋,並且能耗最低,是作為未來“太空母港”基地的最佳選擇。
……
三天後。
華盛頓的發布會熱度未散,“自由天空聯盟”的股價因為市場的期待而普遍上漲。
全世界的媒體和公眾,還在津津有味地討論著“三叉戟”火箭那恐怖的ppt參數。
沒有人知道,也幾乎沒有人關心,三天前那次“平平無奇”的中國商業發射。
更沒有人知道,在那片深邃、寂靜的黑暗宇宙中,那艘由【祝融二號】驅動的“太空拖船”,已經精準地抵達了預定位置。
它小心翼翼地與【天梯一號】核心節點艙分離,然後緩緩後退,用其搭載的工程相機,為這個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太空基建”的單元,拍攝了一張具有非凡曆史意義的“定妝照”。
照片中,銀白色的六角形節點艙,安靜地懸浮在深邃的宇宙背景中。
它的下方,是那顆蔚藍色的、美得令人心醉的地球。
它就像一個孤獨的拓荒者,在無垠的曠野上,打下了第一根屬於人類未來的營帳地釘。
何維坐在辦公室裡,靜靜地看著這張通過量子加密信道傳回的、絕密的照片。
照片上的【天梯一號】,渺小、孤獨。
但在他的眼中,看到的卻是一座橫亙天際的太空母港,是無數艘星際飛船在此集結、出發的壯麗未來。
他知道,當對手們還在為如何把“煙花”放得更高、更響而沾沾自喜時,他已經悄無聲息地為自己的“天梯”,奠下了第一級台階。
一場關乎未來的競賽,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維度上,以一種不對稱的方式正式拉開了帷幕。
隻是,那個還在高談闊論的對手,對此一無所知。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