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普羅米修斯2號”衛星那場堪稱神跡的“太空手術”,通過全球直播,變成了一枚引爆全球科技界和商業界的深水核彈,其後續的連鎖反應,比何維預想中還要劇烈百倍。
直播結束後的第一個小時,紅旗航天的官方網站再次因為瞬時訪問量過載而陷入癱瘓。
但這一次,湧入的不再僅僅是尋求“拚車”發射服務的小客戶。
全球頂級的衛星運營商——國際通信衛星組織intesat)、歐洲通信衛星公司eutesat)、國際移動衛星組織inarsat)……
這些過去與美國航天巨頭深度捆綁、對紅旗航天始終抱持著觀望甚至敵意的行業寡頭們,史無前例地、不約而同地向紅旗航天發來了措辭謙卑而急切的最高級彆聯絡請求。
他們的訴求隻有一個:尋求“太空資產在軌保障”的全方位戰略合作。
這些商業巨鱷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場直播的含金量。
“在軌維修”,意味著他們未來可以大幅降低因為衛星故障而造成的巨額損失。
“在軌延壽”,意味著他們可以榨乾每一顆衛星的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將原本五到十年的運營周期,延長到十五年甚至更久。
“在軌升級”!
這個由何維在後續的技術白皮書中“不經意”間透露出的概念,更是讓他們徹底瘋狂!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更換載荷模塊,讓一顆十年前發射的老舊衛星,具備最新的通信能力,從而省下數十億的更新換代成本!
這是一個全新的、價值萬億的藍海!
而開啟這片藍海的唯一鑰匙,就掌握在那個年輕的中國人手中。
華盛頓的禁令?
美國國家安全的壁壘?
在足以改變整個行業生存邏輯的、絕對的商業利益麵前,這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脆弱和可笑。
資本是沒有國界的,更沒有所謂的忠誠。
僅僅一周之內,紅旗航天就收到了總價值超過三百億人民幣的“在軌服務”意向合同!
這個數字,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單純靠賣火箭票所能帶來的營收!
“自由天空聯盟”的成員們,驚恐地發現,他們所麵臨的,已經不再是“低端市場”被蠶食的問題了。
紅旗航天,正在從一個“火箭運輸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整個太空產業的“物業”、“管家”、“醫院”和“銀行”!
他們不僅掌握了唯一的“電梯”,更開始定義整棟“大廈”的運行規則!
而他們,這些曾經的“大廈業主”,如今卻被徹底地關在了門外,甚至連進入大廈的資格也失去了。
……
弗吉尼亞州,ua總部。
“三叉戟”計劃的最高決策會議上,氣氛壓抑得仿佛凝固的鉛塊。
項目總工程師正在ppt上,激動地展示著“三叉戟”第一級引擎集群的最新熱試車數據,其恐怖的推力參數,的確是【神行者】的兩倍以上。
然而,在座的所有ceo們,臉上卻沒有一絲興奮的表情。
他們的目光,都空洞地望著窗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家公司那斷崖式下跌的股價曲線。
“所以,我有信心,”總工程師激情澎湃地做著總結,“隻要再給我們十八個月和五十億美元,‘三叉戟’一定能成功首飛!屆時,它將成為這個星球上運力最強的火箭,將美國的力量,再次投送到太陽係的任何一個角落!”
掌聲,稀稀拉拉。
ua的ceo哈裡森·斯科特疲憊地揮了揮手,示意他可以停下了。
“博士,你的技術報告很精彩。”斯科特的聲音,乾澀得如同沙漠裡的風,“但我想問一個與技術無關的問題。”
他抬起頭,環視著自己這些同樣滿臉頹喪的“盟友”。
“就算我們的‘三叉戟’成功了,又能怎麼樣呢?”
“是的,它很強大,可以把nasa的火星車一次性扔到火星。但代價呢?一次發射的成本,初步估算不會低於五億美元!”
“而我們的對手呢?”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顫栗,“他可以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先把他的火星車拆成十個模塊,用他的‘太空出租車’,一個一個地送到他的‘太空母港’裡。然後在那裡,像搭樂高積木一樣,不慌不忙地組裝、測試、加滿燃料,最後再用一艘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拖船’,把它輕鬆地推向火星!”
“我們的‘一次性超級煙花’,和他們那個‘可重複使用的星際運輸體係’相比……”
他沒有再說下去,但所有人都聽懂了那未竟之語。
這,是戰略思想上,整整一個維度的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