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在“秋季新產品發布會”上,向全世界揭示了那支集結在近地軌道上的“星辰艦隊”。
整個地球的新聞媒體陷入了震驚、狂熱、質疑與恐懼之中。
長久以來,人類已經習慣了由國家力量主導的太空探索敘事。
每一次發射,都伴隨著冗長的官方動員;每一次成功,都象征著國家意誌的延伸。
但這一次,規則被徹底顛覆了。
一個商業帝國,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竟然憑借一己之力,悄無聲息地,將一支規模和技術複雜度都超越了當今任何一個國家航天局的深空艦隊,部署到了所有人的頭頂之上。
這種由資本和技術所催生出的、極致的效率與力量,讓無數人為之歡呼,也讓無數國家的決策者,感到了脊背發涼。
發布會的直播信號,在何維那句“為人類的下一個腳步”的宣言中,戛然而止。
巨大的屏幕重新切換回了發布會現場的ogo。
留給全世界的,是一個巨大的、懸而未決的謎題:這支艦隊的船員,在哪裡?他們將如何登上這艘遠在天邊的星艦?
……
就在全世界的媒體都在瘋狂地猜測、試圖從各種蛛絲馬跡中尋找答案時,故事的主角們,早已遠離了聚光燈下的喧囂。
文昌發射基地,地下深處,“乘員準備中心”。
這裡是專為【紅旗星辰計劃】的航天員們打造的“前線基地”,與充滿了工業氣息的“x車間”不同,這裡的設計充滿了人性化的考量,溫馨、舒適,且與外界完全隔絕。
何維,以及他的兩位同伴——總工程師李道宏、生命科學家林蘭,在發布會結束的第一時間,便通過秘密的地下通道,抵達了這裡。
“感覺怎麼樣?第一次麵對這麼大的場麵,緊張嗎?”何維微笑著看向身邊那位年輕的女科學家。
林蘭,這位年紀不到三十歲,卻已經在生命維持係統領域取得了世界級突破的天才學者,此刻的臉上還帶著一絲未褪去的紅暈。
她扶了扶鼻梁上的無框眼鏡,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說不緊張是假的。比起在實驗室裡和細胞、數據打交道,麵對全球直播的鏡頭,壓力確實要大得多。不過,一想到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那點緊張,就隻剩下興奮了。”
旁邊精神矍鑠的李道宏總工程師,則正在與地麵指揮中心,做著最後的飛行器狀態確認。
“老李,情況如何?”何維問道。
李道宏抬起頭,眼神中閃爍著工程師特有的嚴謹與自信:“報告指令長,【天梭一號】狀態完美。所有冗餘係統自檢通過,燃料加注完成,可以隨時出發。”
何維點了點頭,目光掃過自己的兩位同伴。
一個是將要為這趟星際遠征提供最堅實工程保障的“盾”,一個是將要為所有乘員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的“鎧”,而他自己,則是將要駕馭這艘旗艦、劈開星辰大海的“劍”。
這個“鐵三角”團隊,就是他挑戰月球的全部底氣。
“走吧,”他深吸一口氣,語氣平靜而有力,“我們的飛船,還在天上等著我們。”
三人換上了特製的、充滿了流線感和科技感的銀白色艙內航天服。
與傳統臃腫的航天服不同,這套服裝更加輕便、貼身,關節處采用了仿生學設計,其頭盔麵罩,更是一塊可以實時顯示關鍵信息的透明h平視顯示板。
他們乘坐專用的電梯,上升到了一個位於發射塔架最高層的、全封閉的登機通道。
通道的儘頭,靜靜停靠著的,正是他們此行的第一程座駕——可重複使用的天地往返飛行器,【天梭一號】。
與半年前初次亮相時相比,如今的【天梭一號】,已經進行過數十次的無人貨運飛行和數次秘密的載人亞軌道測試,其技術狀態已經臻於完美。
三人依次進入駕駛艙。
這裡的布局,與傳統的“聯盟號”飛船那種布滿了密密麻麻物理按鍵和儀表的“蒸汽朋克”風格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台未來戰鬥機的駕駛艙。
駕駛艙中央,是指令長何維的駕駛席,擁有飛行器的最高控製權限。
駕駛艙的左側,是工程師李道宏的“工程控製台”,全息投影上,正實時刷新著【天梭一號】數萬個傳感器傳回的工程參數,從燃料泵的壓力,到每一個姿態控製引擎的溫度,都清晰可見。
駕駛艙的右側,則是科學家林蘭的“生命保障與任務載荷控製台”,艙內的氧氣濃度、二氧化碳分壓、以及成員的實時心率、血壓等生理數據,都以一種極其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她麵前。
這是一個信息高度集成、卻又職責分明的“協同式駕駛艙”。
何維熟練地坐上駕駛席,將自己的手掌,按在了中央控製台的一個掌紋識彆區域。
“身份確認:指令長何維。歡迎您,祝您航程順利。”
冰冷的電子合成音響起,整個駕駛艙瞬間被喚醒。
無數道幽藍色的數據流,顯示在三人的麵罩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李,小林,發射前最終檢查。”何維下達了第一道指令。
“工程係統,一切正常。”
“生命維持係統,一切正常。”
“很好。”何維的雙手,穩穩地握住了駕駛艙兩側的飛行控製側杆,“文昌,這裡是【天梭一號】,乘員準備就緒,請求發射。”
“【天梭一號】,這裡是文昌。祝你們順利進入太空前哨站!”地麵指揮中心傳來了最後的祝福。
倒計時結束。
沒有驚天動地的轟鳴,【天梭一號】的電磁彈射軌道與火箭助推器同時啟動,將這艘充滿了科幻感的空天飛機,以一種遠比傳統火箭更加平穩、過載更小的姿態,乾淨利落地,送入了湛藍的天空!
升空過程,對於這個精英團隊而言,已經沒有絲毫的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