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她話鋒一轉,目光銳利地看向美國代表團的方向。
“但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有誰能在《外空條約》的任何一個章節、任何一個條款中,找到一個字,明確規定了‘私人公司’不得利用外空資源嗎?”
這個問題,如同一記精準的點穴,瞬間擊中了《外空條約》誕生半個世紀以來,那個最著名,也最無可奈何的“法律真空”!
女律師乘勝追擊:“條約禁止的是‘主權占有’,而我們紅旗集團,從未對月球提出任何主權要求。我們所做的,是和平的、科學的、透明的商業勘探,並將勘探的結果,與全世界共享。這恰恰是符合條約第一條‘為全人類謀福利’的崇高精神的!”
“至於美國代表提到的‘太空殖民主義’,”她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我倒很想提醒一下大家。就在幾年前,正是美國自己,通過了所謂的《商業太空發射競爭法案》,其中單方麵地規定了,美國公民或公司,有權‘擁有、運輸、利用和出售’他們在太空,包括月球上所獲取的任何資源。怎麼,當你們自己的公司準備去‘挖礦’時,就是合法的商業自由;而當一家中國公司,僅僅是去‘畫了一張地圖’時,就變成了非法的‘太空海盜’?這種雙重標準,恕我直言,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這番有理有據、綿裡藏針的辯護,瞬間扭轉了會場的風向。
許多原本保持中立,甚至對紅旗集團抱有疑慮的第三世界國家代表們,眼中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他們看明白了。
這根本就不是一場關於法律與正義的討論。
這是赤裸裸的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霸權邏輯!
緊接著,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國的代表紛紛發言,表示支持紅旗集團“在現有國際法框架下的商業探索自由”,並呼籲建立一個更加公平、更能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外空資源利用新秩序”。
一場本該是針對紅旗集團的“圍剿大會”,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圍繞《外空條約》如何適應新時代、如何限製美國“太空單邊主義”的、無休止的爭吵與拉鋸。
而就在這場全球性的法律和輿論混戰之中,【探索者一號】,這艘承載了太多榮耀與紛爭的旗艦,已經悄然返回了它的母港——【天梯一號前哨站】。
何維、李道宏、林蘭三人,在機械臂的輔助下,輕鬆地將月岩樣本、實驗數據和【開拓者號】著陸器,都轉移到了前哨站的存儲艙內。
隨後,他們三人再次換乘輕便的【天梭號】天地往返飛行器,像三位結束了漫長遠洋航行的船員,踏上了回家的最後一段旅程。
……
當【天梭一號】那充滿了科幻感的機翼,劃破文昌清晨的薄霧,以一個極其優美的姿態,穩穩地降落在基地的主跑道上時。
跑道兩旁,早已等待了數個小時的人群,瞬間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
紅旗集團的員工、工程師家屬、以及聞訊趕來的無數媒體記者和民眾,將整個基地擠得水泄不通。
人們揮舞著旗幟,高喊著他們的名字。
那一刻,他們不僅僅是紅旗集團的英雄,更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英雄!
當何維第一個走出艙門,向著歡呼的人群揮手致意時,他臉上的表情,平靜而溫和。
他知道,自己已經安全地、帶著那份燙手的“寶藏”,回到了自家的大本營。
在記者招待會上,麵對無數關於“月球資源所有權”的尖銳提問,何維的回答,與他的法務團隊在聯合國上的表現,如出一轍,滴水不漏。
“紅旗集團,將永遠是《外層空間條約》最堅定的擁護者和遵守者。”他微笑著,麵向全世界的鏡頭,語氣誠懇而坦率,“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科學,為了全人類的共同未來。那份‘資源地圖’,我們很樂意與任何一個致力於和平利用太空的國家和機構,進行開放式的數據共享與科研合作。”
這番冠冕堂皇的“偉光正”宣言,讓他再次占據了道德的製高點。
他絕口不提“商業開發”,更不提“所有權”。
他成功地為自己,也為紅旗集團,披上了一層名為“科學”與“共享”的、堅不可摧的鎧甲。
看著電視上,那個被鮮花與掌聲簇擁、顯得無比謙遜而光輝的年輕身影。
遠在華盛頓的哈裡森·斯科特,狠狠地將手中的酒杯摔在了地上。
他知道,他們輸了。
不僅輸在了技術上,更輸在了這場更加凶險的、圍繞著規則和話語權的戰爭上。
這個名叫何維的男人,像一條滑不留手的巨龍,他們用儘全力編織的法律之網,不僅沒能將其困住,反而被他巧妙地利用,為自己贏得了整個第三世界的擁戴。
然而,哈裡森·斯科特永遠不會知道。
就在這位被全世界譽為“太空聖人”的年輕英雄,在享受著凱旋榮光的同時。
在他的內心深處,一個比“商業開發”和“資源利用”,要宏大、深邃、也霸道得多的念頭,已經因為這次月球之行,而被徹底喚醒。
他帶回來的,不僅僅是一張地圖。
更是一個,足以顛覆地球現有全部秩序的潘多拉魔盒。
喜歡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請大家收藏:()重生1982工業黑科技製霸全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