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諭”那近乎於“創世”般的智慧洪流麵前,即便是何維,也感到了片刻的失神。
他花了整整一個小時,才勉強瀏覽完那份主方案的摘要部分。
其內容的詳儘、邏輯的嚴密、以及其中蘊含的、那種超越了人類工程學範疇的、充滿了某種數學美感的創造性,讓他這位見慣了未來科技的“先知”,都感到了一絲由衷的震撼。
他毫不懷疑,如果將這份方案,交給地球上任何一個頂級的工程團隊,他們窮儘一生,也無法規劃出其中萬分之一的精妙。
但方案,終究隻是停留在紙麵上的“思想”。
要讓思想變為現實,就需要將這份強大的“智慧”,移植到那個遠在三十八萬公裡之外的、亟待升級的“身體”之中。
“是時候,讓‘愚公’再次蘇醒。”
何維站起身,離開了交互室。
他內心清楚,一場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腦移植手術”,即將開始。
他下達了第一道指令:“‘智慧’的上傳。”
控製中心裡,算法工程師們立刻行動起來。
他們接到的任務,是為“神諭”那龐大的神經網絡核心模型,進行一次“降維”和“適配性”改造。
如果說,位於沙漠地下的“神諭”本體,是一個擁有無限算力、可以進行天馬行空思考的“全能之神”。
那麼,他們要做的,就是從這個“神”的意識中,抽取出一個專注、高效、專門負責“月球基建”的“專業領域人格”,並將其壓縮、打包,使其能夠在月球基地那相對有限的計算中心上,使其流暢地運行。
這是一個極其精細的工作。
在何維提供的關鍵性框架指導下,團隊花了三天三夜,終於成功地分離並封裝好了這個大小高達數個pb千萬億字節)的“智慧數據包”。
緊接,是第二道指令:“建立天基接口。”
命令被發送至海南文昌的“天網”全球測控中心。
接到指令後,六顆位於極地軌道上空、代號為“極星”的特殊衛星,開始悄然調整姿態。
它們那並未對公眾公布過的、真正強大的“赫爾墨斯”深空激光通信模塊被緩緩激活。
在“天網”自身核心算法的精確引導下,六道肉眼不可見的高能激光束,從地球的不同角度,精準地、如同六把手術刀,穿透黑暗的宇宙空間,同時鎖定在了月球背麵,“愚公”基地的坐標點上。
下一秒,一條前所未有的、穩定、超高帶寬的、跨越地月的加密數據鏈路被悄然建立。
一個為“神諭”的意識降臨而準備的、專屬的“天基接口”,正式開通!
在月球基地的控製中心,李道宏院士和他那支小規模的精英團隊,已經等待了一年之久。
當他們看到屏幕上,那代表著“深空鏈路”的信號條,從灰色變為穩定的綠色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準備接收智慧數據包!”李道宏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龐大的“智慧數據包”,通過這條激光鋪就的“神經索道”,開始向著月球,進行奔流不息的傳輸。
……
“大腦移植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
數小時後,龐大的數據包被完整接收,並成功導入到了月球基地那台小型的超算中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