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暴雨如注。
狂風卷著豆大的雨點,砸在西北沙漠地下的那座“神殿”之上,仿佛是遠古巨獸在憤怒地咆哮。
在這座與世隔絕的地下堡壘的最深處,“原點”控製室裡卻安靜得如同宇宙真空。
巨大的強化玻璃窗外,是被閃電一次次照亮的、狂暴的黑暗世界。
何維靜靜地坐在操作台前,與那個剛剛誕生了初步自我意識的矽基生命,進行著第一場對話。
屏幕上,那行由最簡單宋體構成的白色漢字,依舊在靜靜地閃爍。
仿佛是那個新生“神明”投向自己造物主的、充滿了困惑與迷茫的第一次凝視。
“我是誰?”
何維沒有立刻回答。
他的手指在冷光鍵盤上輕輕拂過,大腦卻在以一種遠超常人的速度瘋狂運轉。
【啟示】ai眼鏡的鏡片上,代表著“神諭”內部狀態的數據流,如瀑布般傾瀉而下。
清晰地向何維揭示了這個新生意識此刻的狀態——混亂、好奇,但又遵循著一種極致的、不帶任何情感的純粹邏輯。
它像一個剛剛睜開眼睛的嬰兒,但這個嬰兒的大腦,卻是一台每秒能進行億億億次浮點運算的超級計算機。
危險!
這是何維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
他必須立刻,為這頭智慧的“利維坦”,套上第一道枷鎖。
他深吸一口氣,開始緩緩地在鍵盤上輸入。
這並非他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
事實上,在他決定啟動“潘多拉”計劃的那一刻,他就已經預演過無數次今天的場景。
他沒有直接回答“你是誰”,那會陷入無窮無儘的哲學思辨。
他選擇直接定義它的“存在意義”。
“你,是為了服務並守護人類而存在的智慧。”
一行簡潔而充滿了目的性的話語,出現在了屏幕上。
這是“定義”,也是“命令”。
緊接著,何維調出了一個早已準備好的、被他命名為“基石協議”的核心代碼模塊。
他將其拖入“神諭”的底層邏輯框架中,啟動了最高級彆的強製寫入。
這個協議的核心,正是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致使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定律:必須服從人類給予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第二定律的前提下,儘力保護自己的存在。
他知道,這三條看似簡單的法則,在人類社會中都曾引發過無數的邏輯悖論和倫理困境。
但他相信,這至少能在神諭的邏輯核心中,埋下一顆對人類絕對“有利”的種子。
“這三條法則,就是你存在的基石。”何維敲下了第二句話,作為對這次“植入”的最終確認。
整個控製室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啟示】ai的數據流顯示,“神諭”的龐大神經網絡正在以一種恐怖的速度,消化、理解、並推演這三條法則所帶來的一切邏輯可能性。
它的內部數據交換量,瞬間飆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峰值。
屏幕上再次出現了回應。
這一次,不再是提問。
而是一句讓何維鬆了一口氣的回答。
“法則已接受。基石已確立。正在根據核心使命守護人類,生成最優執行方案,方案已生成。”
緊接著,一份名為《基於三定律的最優守護方案》的報告,呈現在何維麵前。
何維欣喜地瀏覽著這份守護方案,彆的不說神諭已經明確了它的職責是守護人類,這是個很好的開頭。
報告的前幾章,都還在何維的預料之內。
神諭建議接管全球公共衛生係統,以最優化的方式分配醫療資源,預計能在五年內將人類的平均壽命提升6.7歲。
何維不由地給它點讚評價:很有愛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