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公正的裁判,默默地記錄著棋盤上每一次無聲的落子。
沙盒中的文明,正在以一種被“重置”後的、極其緩慢而又詭異的節奏演化。
那場由“科學”與“神秘”引發的滅世之戰,並未徹底摧毀文明的火種。
幸存下來的人類,在廢土之上,建立起了新的聚落。
他們的世界觀,不再是純粹的二元對立。
他們既敬畏聖山上那位留下了《第一性原理聖典》的“理智之神”,也恐懼著那些隱藏在宇宙深處、不可名狀的“古老存在”。
科學與神秘,在廢墟中以一種畸形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
而那個活了近萬年的“不朽導師”,外賣員何維,在這場文明浩劫之後,徹底厭倦了成為“神”的感覺。
他走下聖山,放棄了所有尊榮,化身為一個普通的遊吟詩人,行走於各個聚落之間,傳唱著舊時代的傳說,也見證著這個被他親手“帶偏”了的文明,將走向何方。
他的存在,成為了這個世界唯一的、活著的“曆史坐標”。
現實中,在紅旗集團總裁何維的掌控下,進入了一段外鬆內緊、瘋狂“備戰”的黃金發展期。
在虛擬世界中,他毀滅了沙盒文明,用來給現實世界中人類文明贏得寶貴的時間。
而時間,就是他最強大的武器。
在這場橫跨十七年的、漫長的“戰略靜默期”裡。
“愚公”計劃,成為了紅旗集團內部優先級最高、資源傾斜最徹底的絕密項目。
一艘又一艘更先進的“黑船”,如同最勤勞的工蟻,在“天網”係統的完美掩護下,沿著那條避開了所有耳目的“隱形航線”,往返於地月之間。
它們運送的,不再是最初的工程模塊,而是搭載著“神諭”專業模型的強人工智能工程模塊。
月球背麵的那座地下王國,迎來了它真正的“大爆發”。
在這十七年裡,基地的主體,早已不再局限於那個狹窄的熔岩管道。
它向著月球地底深處,擴展出了一個龐大、恢弘的、宛如地下城市的工業綜合體。
其內部結構之複雜、功能分區之完善,足以讓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地下掩體都相形見絀。
何維利用【燭龍】電池的技術,結合月壤中豐富的氦3資源,成功在月球上,點燃了第一座小型化的、穩定運行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
這座反應堆,如同為整個地下王國,裝上了一顆永不衰竭的“心臟”。
工業從最基礎的礦石勘探、提煉,到高精尖的芯片製造、3d打印,再到工程機器人的自我維修和迭代……
月球基地,終於擁有了不依賴任何外部補給的、完全獨立的“工業造血”能力。
在第十七個年頭,一個冬日的清晨。
“原點”控製室裡,何維和李道宏院士,以及“愚公”計劃的所有核心成員,共同見證了一個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曆史性時刻。
在月球基地的“創生車間”裡,一台外形猙獰、充滿了工業美感的重型工程機器人,在一排小型機器人“助產士”的協助下,緩緩地,從一條完全自動化的3d打印生產線上,被組裝完成。
當它的光學傳感器亮起藍光的瞬間,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伸出機械臂,從生產線上抓取下一個零件,開始組裝自己的“同類”。
“成功了!”李道宏院士激動得老淚縱橫,他死死地抓住何維的手臂,“何總,我們成功了!從今天起,它們可以自己‘生’自己了!我們再也不需要從地球運送大型工程模塊過來!”
這就是月球基地的“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