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的喜悅,如同退潮的海水,迅速地從地球指揮中心內消失。
所有人都看向了何維,等待著他宣布那份勝利背後的、殘酷的代價清單。
何維抬起手,在主控台上劃了一下。
剛剛統計完成的戰損報告,出現在了主屏幕之上。
沒有華麗的圖表,沒有複雜的分析。
隻有一排排冰冷的、觸目驚心的文字和數字。
報告的第一部分,是【軍事單位損失】。
【“神諭”人工智能核心:已永久性離線,判定為‘完全損失’。】
【“天兵”軍團第一至第三軍團):總計三萬名戰鬥單位,確認陣亡兩萬九千九百九十八名。剩餘兩名,因距離戰場邊緣較遠,幸存,但機體嚴重受損,已失去戰鬥能力。判定為‘建製性完全損失’。】
【木星軌道防禦圈:共計三千座無人防禦平台,確認全部被摧毀。】
【地月防禦係統:共計一萬兩千座軌道及地麵防禦平台,確認全部被摧毀。】
【水星金星火星,“共工計劃”陣列:共計三座行星發動機及配套工業設施,在完成發射任務後,已全部過載自毀,判定為‘完全損失’。】
一連串的“完全損失”,如同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上。
人類為了贏得這場前哨戰,幾乎付出了七年來所積累的、全部的軍事力量。
但更令人心悸的,還在後麵。
報告的第二部分,是【太陽係天體物理結構損傷評估】。
【水星:已確認因發射行星核心而發生結構性解體。其殘骸,正在形成一個新的、軌道不穩定的小行星帶。】
【金星:已確認發生結構性解體。】
【火星:已確認發生結構性解體。】
三顆陪伴了地球四十六億年的岩石行星,在星圖上,被標記為了代表著“已消失”的灰色。
它們的死亡,雖然為人類換來了勝利。
但它們的消失,也對整個太陽係的引力平衡,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災難性的破壞。
【報告:受“三體連珠”行星炮發射及撞擊能量餘波影響,木星軌道已發生百分之七點二的向外偏移。】
【報告:土星環結構,已發生大規模不穩定。】
【報告:地球公轉軌道,正在出現無法預測的微小擺動。根據初步模型推演,在未來五十年內,地球將有百分之六十的概率,進入一個全新的、溫度更低的‘冰河時代’。】
這才是這場勝利背後,最可怕的代價。
人類贏了戰爭。
卻親手打殘了自己賴以生存的家園。
報告的最後一部分,是【文明潛力評估】。
【帝國工業能力:因木衛二、水星等主要工業基地被摧毀或廢棄,帝國總工業產能已下降至戰前的百分之五。】
【帝國科技能力:因“神諭”ai的消失和大量高級科研人員天兵軍團)的陣亡,帝國整體科技水平已出現斷崖式倒退。】
【結論:人類文明,已失去進行下一次同等級彆星際戰爭的全部潛力。如若“收割者”的後續部隊在一百年內抵達,人類文明將無任何有效抵抗手段。】
報告結束。
指揮中心內,死一般的寂靜。
窗外,全球性的狂歡仍在繼續。
無數不明真相的人們,依舊沉浸在那場史詩般的勝利之中,高呼著皇帝的名字,以為已經迎來了永恒的和平。
他們不知道。
他們用一場豪賭,贏得了今天。
卻輸掉了明天。
杜邦,那位前法國總統,他看著那份殘酷的報告,他緩緩地站起身,聲音沙啞地問道:
“陛下。”
“這一切值得嗎?”
這個問題,問出了在場所有人心中的疑惑和動搖。
他們付出了如此慘烈的代價,打贏了一場看似不可能的戰爭。
但最終換來的,卻是一個更加絕望、更加沒有未來的未來。
何維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他隻是抬起手,在空中輕輕一點。
一幅全新的影像,出現在了主屏幕之上。
那是在距離太陽係超過五十個天文單位的、極其遙遠的柯伊伯帶邊緣。
“這是【投石索】最後一次發射出去的、攜帶著超遠程探測器的資源包,剛剛傳回的畫麵。”何維平靜地解釋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那幅畫麵所吸引。
畫麵中,是一片漆黑、冰冷的宇宙。
但在那片漆黑之中,有一道極其微弱的、但卻真實存在的巨大裂痕。
那道裂痕,像一道亙古不滅的巨大傷疤,橫亙在太陽係的邊疆。
它的內部,不是虛空,而是一種不斷翻滾的、充滿了未知色彩的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