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九點半,俞良在助理的帶領下來到酒店的會議室。
儘管距離十點正式開始的劇本圍讀還有一段時間,但俞良隔著門就能感受到裡麵的熱鬨,同時判斷裡麵人不少。
推門而入,果然如他所想,會議室裡已經坐了好多人。
張義謀坐在主位,左手邊是劇組的製片主任、編劇和副導演們,右手邊則是演員們。
李雪建、薩日娜、奚美涓、呂麗平、程太燁等老戲骨都已經到場。
不過他倒是第一個來的新人。
俞良很懂規矩,先上前和張義謀打了個招呼。
不過,這次他喊老謀子的稱呼變了。
之前他一直稱呼張義謀為“張導”,但現在他直接喊“導演”。
這是電影圈的規矩。
劇組裡,稱呼總導演時不能帶姓,而副導演則可以帶姓。
這還是符璐璐告訴他的,提醒他在劇本圍讀時要注意稱呼。
雖然俞良不太明白其中的深意,但規矩就是規矩,他照做就是了。
張義謀聽到俞良改了稱呼,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隨後示意他繼續向其他人問好。
俞良便開始逐一和會議室裡的每個人打招呼。
雖然工作室的許多人都和他很熟,但也有不熟的,不過那些和俞良不怎麼熟的,看在老謀子的麵子上,對他也很熱情。
所以造成的現象就是所有人看起來和俞良都很熟。
而且還有一件事兒值得一提,那就是“大嫂”高葉竟然在這部電影中擔任副導演。
俞良還是認識對方一陣之後才認出來她原來是高葉,主要也是當時沒往那方麵想,對方的長相和“大嫂”也有些區彆。
其實認出之後還是挺意外的,隻能說,娛樂圈確實是個圈子。
碰到誰都不稀奇。
打完招呼後,俞良很識趣地往後排走。
儘管他是男主角,但那麼多前輩在場,他總不能擠到前麵去,那樣顯得太不懂事了。
然而,張義謀卻叫住了他。“搬把凳子,坐我和李老師後麵。”
和上次開會一樣,張義謀再次讓俞良坐在自己身後。
“好嘞~”
說完,俞良就從後麵搬了把凳子屁顛屁顛坐在了兩人身後。
因為這是老謀子的命令,和他自己坐可是完全兩回事。
眾人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大家都知道張義謀喜歡這孩子,隻要俞良在場,他總會把他帶在身邊。
隨後,新人演員們陸續來到會議室,也紛紛上前打招呼,但沒有人能像俞良一樣坐在張義謀身後。周冬玉、於新波、薑瑞嘉幾人看得羨慕不已,但誰讓他們沒有俞良那樣的本事呢?
各個方麵的。
入座後,俞良趁著張義謀和其他人說話間隙,主動找上了坐在老謀子旁邊的製片主任黃新民。
他想和對方套近乎。
之前因為黃新民經常出差,加上俞良要上課,兩人見麵的機會並不多。現在終於有機會了,俞良自然不會錯過。
製片主任在劇組相當於大管家,權力非常大,負責劇組的開銷、拍攝場地的選擇與溝通,甚至一些次要角色的選角,都是對方負責的。
雖然兩人見麵不多,但黃新民從彆人那裡聽說了俞良的許多事情,覺得他是個有本事、會來事的年輕人,更何況張義謀還特彆喜歡他。因此,麵對俞良的親近,黃新民也熱情回應。
兩人聊得不錯,但沒過多久黃新民的助理便提醒他時間到了。
兩人的聊天也隻能結束,不過在俞良看來這樣也可以了,至少剛才聊的還可以,以後還有有的是機會親近。
此時黃新民請示了老謀子,對方點頭後,他才宣布《山楂樹之戀》的劇本圍讀正式開始。
劇本圍讀的本質是劇組主創一起討論劇本,目的是理清電影的故事線,讓主創更加熟悉劇本,演員更加熟悉自己的角色。通常情況下,這會在電影開拍前進行。
張義謀非常重視劇本圍讀,因此在黃新民宣布開始後,他直接接過話頭。“咱們不廢話,先讓編劇們來說一說。”
一般來說,劇本圍讀會先讓演員發言,但張義謀的習慣是讓編劇先講。
他認為這樣可以讓演員更好地理解劇本,後續的發言也會更有深度。
隨後,尹莉川、顧白、阿美幾位編劇陸續起身,講述他們在改編劇本時的理解和創作思路。
但餘量有些犯困,畢竟他早就吃透了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