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極低的價格拿下《琅琊榜》,俞良心裡樂開了花。
自己的ip庫又添一員大將。
不過彆看買了這麼多ip,他可從沒想過全都要自己開發。
首先就是投資金額,你想好好做一個項目,那一部劇怎麼著也得幾千萬吧,而且這還是現在,等過幾年互聯網資本湧入娛樂圈的時候,製作成本至少得翻番。
就算他將來能掏出那麼多,但他傻了才全投。
娛樂圈沒這麼乾的,就算有那也是小成本,甚至是現在,有點規模的影視項目哪個不是好幾家一塊投。
再說,他買的這些小說拍成電視劇,就一定能像前世那樣爆火?
這可說不準。
首先導演得找對,還有編劇,以為買了小說就能直接拍啊,扯淡呢,必須得改,過審是其一,還有小說形式和電視劇不一樣,有的情節你必須的改或者微調,不然拍出來很有可能就是提托答辯。
說句實在的,在俞良看來,這種情況下,編劇比導演還重要,但是好編劇不好找。
其次就是運氣,這東西挺玄乎,但是它確實是存在的,就這麼說吧,就算俞良一比一直接複製一部上一世的爆火劇,但真說不準會和上一世一樣火。
所以必須找彆家來平攤風險。
而且還有一個道理,那就是人多力量大,一部影視劇從拍攝再到上星很複雜,有時候你一家公司或者個人的力量根本就處理不了一些事情,那就必須拉來有實力的合作夥伴大家一起解決。
種種原因加起來,那他就注定不可能自己吃獨食。
不過俞良一開始也沒想過吃獨食,
他買這些小說影視改編權,還是為了能少掏錢,還能當主出品方。
就是用最小成本獲取最大利益罷了。
說起來,他這操作挺像張偉平的...
因為張維平就是手拿張義謀,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份額,所以就算其招人煩,但投資方看在張義謀的麵子上,都捏著鼻子認了。
當然,俞良可不會像對方那樣沒情商,搞的人人都煩,這樣是走不長的。
而且現實還真是如此,張維平這貨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金陵十三釵》是虧的,之後老謀子也離他而去,而且以對方在圈裡的臭名聲,張義謀一離開,圈裡就徹底沒人搭理他了。
所以說,人得圓滑點,還得有自知之明,你明明靠的是人家,但你偏偏裝大的,你不倒黴誰倒黴。
......
日子一天天過去,《金陵十三釵》終於在24號宣布殺青。
工作室的人陸續返京,濮倫他們是第一批回來的。
老謀子估計要留到最後,而且以俞良對他的了解,回來也不會休息,肯定直接去剪片子。
不過這次沒俞良什麼事了,因為這次不用他自己配音,他隻要配合宣傳就行。
而且這次宣傳主力是蝙蝠俠貝爾和新任謀女郎倪旎。
其實這也正和俞良心意,這樣他也能安安心心拍戲,更能躲著,讓他們鬥去吧~
還有一件事兒,那就是周冬玉的“升學宴”。
俞良聽說高考分已經下來了,而且已經明確,周冬玉分夠北電表演係錄取分數線了,這是小姑娘電話裡親口和他說的。
對方雖然還沒去學校報到,但已經是他的學妹了。
就是不知道小姑娘考了多少分。
主要他問了,但對方不說,但是吧,對方越不說他越想知道。
於是乎,帶著這一份好奇,俞良前往了周冬玉的升學宴。
...
“冬玉~恭喜啊,祝你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