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還有一件...不對,是兩件半對他個人來說很重要的事兒都處理好了。
濮倫一直在京城忙他的事兒,首先就是《宮鎖沉香》基本上談好了,期間濮倫一邊談一邊和他保持聯係,但因為《鬼吹燈》版權的原因,所以最後酬隻要了二百萬。
這個價格真的非常低了,彆看他《山楂樹之戀》和《金陵十三釵》隻有十萬和三十萬片酬,但這是內部價。
他現在一部電視劇打底都最少四百多萬,《火藍刀鋒》還是任務劇,正常來說二十萬一集是打底,電影片酬雖低於電視劇,但也不至於僅有二百萬。
可剛才也說了,俞良為了《鬼吹燈》電視劇版權才要的低價。
杜楊和萬達影業那邊也心知肚明,所以《鬼吹燈》下冊版權沒要錢,白給他了。
當然,說是贈,其實就是拿片酬抵的。
純純利益交換。
不過萬達影業還是記了他一個好。
因為在他們看來,電視劇版權價值有限,電影版權才是重點,他們覺得抵消的片酬價值高於電視劇版權。
這才覺得俞良這人夠意思。
俞良:對對對,我太夠意思了~
我是娛樂圈“仁義大王”~
至於合同,定在了他殺青後,到時候他親自簽。
還有電影者影業,濮倫也聯係到了。
這事說來有趣,濮倫是通過婁燁的禦用副導演梁明牽線搭橋的。
俞良屬實是沒想到,竟然還能和婁液扯上關係。
隻能說娛樂圈,真的就是個圈,指不定誰和誰認識呢。
當然,最關鍵還是張義謀這個的麵子大。
濮倫聯係夢想者影業的老板王總後,提出了想要購買他們手裡《鬼吹燈》電視劇版權,但人家一開始不怎麼感興趣。
雖然他們買《鬼吹燈》版權,也是衝著拍電影去的,拍電視劇沒想過,但是人家覺得費事兒。
主要是覺得俞良掏不了多少錢。
但看在張義謀的麵子上,還是同意商談。
而且明白告訴濮倫了。
俞良得知後心裡有底,心想這事基本成了,都看在“義父”麵子了,剩下的無非就是價格問題。
不得不說再說一次,“義父立大功,在圈裡麵子太大了。
為速戰速決,也為彰顯誠意,他直接讓濮倫報價一百萬,上限一百五十萬。
雖然這個價格肯定是偏高的,但俞良不想再墨跡。
主要《鬼吹燈》拍成電視劇就算將來隻能在網絡平台播出,那也最少是幾十倍的利潤,還能捧人或者交換很多資源,太值了。
而且後麵ip價值越來越高,得趁早,說不定半年後,就不是這個價了,或者人家直接不賣了。
濮倫聽到這個報價後,被驚了一下,他沒想到俞良真會出那麼多錢。
但是知道勸不住,於是直接報價給了夢想者影業。
但反轉來了,夢想者影業聽到這個報價有些意外,因為他們沒想到俞良報價這麼高,他們當初買上冊全部改編權的時候,也才花了二百來萬。
而電影改編權的價值占百分之九十。
和萬達一樣,他們也不怎麼在乎電視劇改編權。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為《鬼吹燈》這個題材,目前看來隻適合拍電影。
如果拍電視劇投資太大了,還有內容,《鬼吹燈》裡麵涉及盜墓以及神神叨叨的內容,正常按照原著拍,根本過不了審,就算是能過審,也要大改,可這會被罵“毀原著”,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投入很大,不然就是“粗製濫造”,等著挨罵吧,總之以現在的條件,根本不適合拍電視劇。
但電影容易多了。
無論是從審核還是投入上來看。
夢想者影業他們認為俞良這個演員買版權,也就是玩,所以感覺俞良掏不了多少錢。
也就二三十萬,或者撐死五十萬。
可沒想到俞良竟然玩真的,直接報價一百萬。
出乎夢想者影業那邊人的預料。
正常來說,商人肯定是按照這個價往上提的,俞良也準備好了多出錢,但意外的是,人家沒那麼做。
而且還主動抹了二十萬,隻要了八十萬。
俞良屬實是沒想到,賣方竟然自己砍價。
可轉念一想,這也是有門道的。
因為人家老板是混電影圈的,而張義謀絕對是電影圈大山頭,俞良也是其力捧的根正苗紅的電影圈炙手可熱的新人。
其實這就是圈子,俞良現在在圈裡人看來,他就是天然西北圈的,進圈子很難,就這麼說吧,有的演員無論你多火,拚死拚活就是進不來,就算進來也是最外層,但俞良就是輕鬆進來了,而且還因為“義父”張義謀的關係,能直接接觸核心層。
當然,也沾點京圈,因為現在西北圈已經融入了京圈,都在京城混,所以就算有界限,那也在持續減弱。
不過無論他在哪個圈,他這個北電生都靠著“義父”進場了。
用更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電影圈根正苗紅自己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