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甄嬛傳》第五六集播出,次日清晨俞良果郡王就衝上了微博話題前列,同時也湧現大量他飾演果郡王的劇照。
百度搜索指數更是飆升至前三。
俞良的力量開始顯現效果。
當然,這也得益於他驚豔的出場表現和原本不俗的人氣基礎。
二者可謂相輔相成。
後麵媒體記者們敏銳捕捉到這一熱度,紛紛跟進報道,各大網絡平台隨即湧現出大量關於俞良在《甄嬛傳》中驚豔亮相的新聞。
其中一篇熱門新聞的討論度已突破千條,評論區既有劇迷和吃瓜群眾也有俞良的粉絲。
當然,也有俞良的小黑子。
【我宣布,清宮戲最帥已經沒有爭議了!】
【良良帥我一臉】
【我媽都淪陷了】
【樓上的這算什麼,我奶奶還淪陷了呢】
【我發現俞良剃了頭也那麼帥,愛了】
【七八集怎麼沒有俞良的戲份啊,還有多少集出現?】
【良良的戲份在十二集才會出現,後麵就多了,導演撕麻】
【演的什麼玩意,小白臉,俞良我你】
【樓上的,我¥】
【我老婆看到俞良出場的時候那眼神,都沒這麼看過我,我恨俞良】
【......】
雖然隻是部分評論,但整體風向與上述內容相近,以好評居多,當然其中也不乏俞良團隊安排的水軍在引導輿論。
至於小黑子,不用管。
隨著網絡的熱議,很多之前沒有關注《甄嬛傳》和俞良的也因此開始關注了。
於是在之後播放《甄嬛傳》的日子裡,就算俞良沒有出場,但收視率竟然維持住了。
當俞良再次在十二集出現,收視率又漲了些。
基本上東方衛視維持在1.5左右,安徽衛視維持在了1.3左右。
觀眾的口碑也都非常不錯。
但就算這樣的收視率,兩家衛視各自的排名其實也沒有闖進前十,但可比頭兩天強多了。
而且呈現緩慢上升趨勢。
當然,這不是俞良一個人的功勞,孫麗、陳建賓、蔡少分等所有演員在線的演技和精良的製作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功勞。
不然俞良就算是營銷,但劇質量不行也留不住人。
但是吧,有一個無法爭論的事實,那就是《甄嬛傳》本就不多的開播紅利,讓俞良利用手段,吃了個七八成。
雖然觀眾和他的粉絲群體存在部分重疊,但主體仍是不同的。在仍以電視台為主要觀劇渠道的當下,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雖不及湖南衛視的觀眾基礎,但仍擁有固定收視群體。
加上網絡引流的新觀眾,這次曝光確實為俞良帶來了國民度的顯著提升。
最直觀的體現就是他的微博粉絲數持續增長,目前已達三百五十多萬,而且正向四百萬邁進。
不過大部分紅利都讓他吃了也不算對,因為他就是男二號,就算是給人印象深刻,那戲份也不多,那些不上網的上年紀的觀眾其實看的還是皇帝、甄嬛、皇後。
但這種觀眾其實在後麵的流量時代,是低質量的無貶義),因為像這種年紀的觀眾,就算是喜歡一個明星,絕大部分是不會給明星花錢的。
要不說俞良精呢,把質量高的拿走,低的留下來。
也幸虧現在都不怎麼懂這個,不然放在後麵撕番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年代,內部早就打起來了。
但就算現在有,俞良也不會客氣。
畢竟娛樂圈本名氣就是根本,誰會讓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