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車場告彆後,俞良坐上了來接他的車。
和往常一樣,濮倫和司機一起來接機。
但這次司機換人了。
不是張光偉,而是張字賢。
等對方放好行李回到駕駛座,俞良好奇問道。張哥呢?
“我把他安排在老龐那了,其實不光是老龐,工作室其他人有事兒他也負責。”
現階段工作室的人都在忙《唐探》的事,派張光偉去幫忙很正常。
俞良點了點頭,同時車子已經啟動。
俞良問正在開車的張字賢。老張,工作還適應嗎?
張字賢連忙回答。很適應!蒲哥很照顧我,不懂的都會教我。
濮倫接話道。小張不錯,眼裡有活兒。
俞良滿意地點頭。
“好好乾,都有光明的未來。”
“謝謝老板!”
給張字賢畫完大餅,俞良開始和濮倫談正事。
你覺得咱們提出的份額分配方案,他們會同意嗎?
濮倫摸著肚子說。我覺得沒問題,很公平。
三天後就是所有投資方商談份額的日子。
這也是電影立項前的最後一步,一旦確定,電影就正式立項了。
電影立項,那麼也就可以開始正式籌備工作。
但要先說一下一部電影收益的分配。
首先影院就要拿走50,然後就是院線,拿走7。
剩下的才是製片方和發行方的43。
然後就是製片方和發行方,其實很多人都知道,製片方基本上就是拿33,也就是電影總收益的13,發行方拿10左右。
不過在所有分錢步驟開始之前,要先扣8.3的稅,以及2的代理費。
差不多就是10。
這就是國內電影票房的基本分配方式。
回到正題,關於製片方份額分配,俞良和濮倫討論了很久。
最終決定他們占35,剩下的65由幾家投資方按出資比例分配。
雖然他們隻出了500萬,但創意、拍攝團隊還是張義謀團隊)都是他們的。
更何況萬達是院線,中影是發行方。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電影賺了,中影和萬達就算是在製作方的份額中不如他們多,但他們實際收益會比俞良團隊多的多。
所以俞良和濮倫覺得,他們占35很合理。
甚至可以說是厚道。
當然,這隻是他們的想法,萬一這幾家投資方不認呢,所以他們也有後手。
而且很簡單粗暴。
到時候隻能接著召喚“義父”了。
反正他們最少占30,俞良還就不信了,義父連這個麵兒都沒有?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