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產規模逐漸變大,他得找專業的人來打理。魔都是金融中心,那裡的人專業,也和香港市場聯係緊密——而香港,正是亞洲的金融樞紐。
有些資金得經過香港進出,包括他打算賣出的比特幣。雖然內地對比特幣還沒有明確法規,但稅務方麵存在模糊地帶。香港不但零稅,還有成熟的交易機構,操作起來更規範、也更方便。
這才是俞良真正在意的布局。
這次介紹的資產管理人,還是他的“好大姐”推薦的——這就更讓他放心了。她認識的人,肯定靠譜。至於會不會被監控?他根本不在意。他從沒打算和“好大姐”疏遠,無論將來多有錢,該依靠的關係還是要依靠。他永遠可以是“好大姐”這邊的“自己人”。
再說,他也沒做什麼違規的事。不過是投資運氣好、比特幣賺了錢而已,坦坦蕩蕩。
說不定,他越透明,“好大姐”越願意幫他——俞良心裡精明著呢。
當然,在去魔都之前,他還要參加《宮鎖沉香》的發布會和首映禮。
不過這倒沒什麼壓力。這片子雖說是重點項目,但也不是s級大製作,發布會和首映規模都常規操作。俞良對票房預期並不高,挺現實的。
畢竟編劇是於正。於正的戲,劇情多少帶點狗血和虐戀,受眾以22歲以上的女性為主,而俞良的粉絲偏年輕,多是初中、高中生。能不能吸引到目標觀眾,還真不好說。
所以他對票房能過億就已經滿意了。更何況不管票房多少,也不會多分他一分錢——現實就是這麼真實。
和濮倫又聊了一會兒後,濮倫就起身告辭了。他還要去協調俞良之後的工作:拍雜誌、談合作,一堆事等著處理。
臨走前,濮倫還是說了一句:“量子,去魔都的時候我陪你一起吧。”
俞良想了想,覺得也行。資產管理的事遲早大家都會知道,濮倫是自己人,公司還有他的股,也算是綁定了,所以還沒必要瞞著對方。
而且有濮倫跟著,萬一有什麼事也好照應。
“行,一起吧。”
......
幾天後,俞良參加了《宮鎖沉香》的新聞發布會。怎麼說呢,現場人來得挺齊全的。俞良也再次見到了小趙。兩人有一段時間沒見了,聽說對方一直在拍戲,而且小趙如今確實不一樣了。
自從五月份《陸貞傳奇》在湘省台播出後,雖然口碑一般,但正如那句話說的——“於正出品,不叫好但叫賣”,收視率倒是相當不錯。作為該劇的大女主,小趙終於算是紅了。
當然,這種紅還不算是真正的爆紅,最多算中等程度。劇播完之後,熱度其實也在慢慢下降。不過話說回來,演員這條路,像小趙這樣能紅起來,基本都這個流程——你得持續有作品,才能長紅。
畢竟不是誰都像俞良和周冬雨那麼幸運,一上來就能演張藝謀的電影,一炮而紅。
但不管怎麼說,紅總比不紅強。無論以什麼方式紅、能紅多久,有熱度就是好事。
俞良和小趙在後台休息室見了麵。現場人多,兩人沒有過多表示或動作,但小趙眼神裡透著明顯的欣喜。其實他們一直有聯係,這次也提前約好了——小趙特意請假來配合電影宣傳,所以兩人又有機會見麵,依然定在俞良家,那個“老地方”碰頭。
隻能說,今晚京城某個小區恐怕要有“震感”了。
隨後兩人都表現得若無其事,像普通朋友一樣交流,既不顯得太生疏,也不過分親密。之後他們陸續和於正以及本次宣傳的負責人杜陽聊了聊。
杜陽問起《唐探》的進展,俞良表示一切順利,等剪輯完成會安排內部看片。他也提到上映後排片的問題,尤其是萬達這邊的安排,還請杜陽多幫忙。杜陽自然爽快答應——畢竟是萬達投資的電影,排片率肯定不會低,何況還有張藝謀這塊招牌。於正聽到後也頗感興趣,其實他早有所耳聞。眾人就順勢聊起了這部電影,反正已經拍完,也沒什麼可隱瞞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直聊到發布會正式開始。
這次發布會來的記者很多,畢竟兩位“頂流”都在——一個是俞良,另一個就是於正。當然,於正的“頂流”和俞良的還不太一樣,於正是“黑紅”體質,爭議大但熱度高;俞良則是實打實的人氣。不過受歡迎程度倒不相上下。現場記者大多圍著他倆采訪,反而把周冬雨給晾在了一邊。說實在的,這本來是一部大女主戲,女主卻被無視了。
但也沒辦法,娛樂圈就是這麼現實。周冬雨雖然紅,但鐵粉不多、熱度有限,比起俞良這種近期勢頭正猛、粉絲量大的,媒體自然更追逐後者。不過俞良挺講人情,不光照顧小趙,也主動帶周冬雨回答問題。在聊拍攝經曆和感想時,他有意把話題引向兩位女演員,給她們創造發言機會。
這種高情商行為不僅讓小趙感動、周冬雨感激,連於正也看得連連點頭。彆看娛樂圈複雜,但麵上功夫得做足。俞良這種“不吃獨食、懂得照顧人”的表現,很容易贏得前輩好感。
發布會結束後,晚上陸續出現了《宮鎖沉香》的相關新聞和定檔信息。不過正如之前預料,宣傳力度一般,熱搜排名不高,各大門戶網站也沒給頭條,隻是在首頁能看到相關報道。
俞良見狀,也就徹底放手不管了。連投資方都沒使勁,他一個演員更沒必要操心——多賺的錢又不會分給他。何況他接這部戲本來就是為了換《鬼吹燈》下一部的版權。現在這樣,他才懶得管。
他還是按常規配合宣傳,沒有動員粉絲群。但今時不同往日,他不主動,粉絲卻自發想支持“哥哥”。於是,兩天後的首映禮上,除了邀請的媒體和影評人,現場八成都是俞良的粉絲,影院外麵還站了不少沒買到票的。
俞良從正門進場時,差點被粉絲擠得出不來。這一幕再次印證了他的人氣。
於正看在眼裡,心情複雜。他一直想和俞良合作,卻始終沒機會。現在眼見俞良人氣這麼高,心裡更是酸溜溜的。
首映禮流程正常進行,除了滿場都是俞良的粉絲之外,和其他電影首映沒什麼不同。
轉眼間,《宮鎖沉香》的首日票房出爐——3500萬。俞良還挺意外。由於近期沒有什麼大片上映,《宮鎖沉香》直接拿到了當日票房冠軍。
但第二天的票房就遭遇腰斬,正值周日,卻直接從3500萬跌到1800萬。之後第三、四、五天,票房持續走低。
俞良看到這個成績,反而覺得正常。畢竟這是部小眾電影,受眾本來有限,初期的高票房多半是衝熱鬨來的。他估計,如果不是自己的粉絲支持,票房可能比現在還要慘。
電影口碑也兩極分化:喜歡的人覺得拍得不錯,不喜歡的人直接罵“爛片”,評價無非是“狗血”“俗套”。加上於正這塊“金字招牌”,反而勸退了不少潛在觀眾——很多人一聽由於正參與,就直接認定是爛片,不想看了。
因此,《宮鎖沉香》首周以6700萬拿下當周票房冠軍後,次周首日票房直接掉到了400萬。這當中,肯定有俞良粉絲的支持。
不僅如此,俞良這次也第一次受到了批評。不少影評人和媒體質疑他為什麼接這種電影——就像上次客串《飯局也瘋狂》那樣,不過那次隻是客串,影響小、沒人持續關注。但這次他是實打實的主演,在某些人眼裡就是“自甘墮落”。
但俞良接這部戲的時候,就已經料到了可能會挨罵。他明白作為一個演員乃至公眾人物,不可能不被討論。而且這次批評並沒有發酵得太厲害,電影票房一般、影響有限,再加上他的演技並沒被質疑,隻是選片眼光被吐槽,所以連熱搜都沒上,隻有幾個有影響力的影評人發了微博。
俞良根本沒放在心上。
但他不在意,有人在意。於正和杜陽原本希望票房至少能衝到兩三億,現在看來恐怕連破億都勉強。他們隻好來找俞良,希望他多宣傳宣傳,動員粉絲支持。
俞良口頭答應了,但也沒太勉強,隻是多發了幾條微博宣傳,其餘沒再做更多。他還有彆的事要忙——更重要的事是去上海,參加b站的活動並談一些合作。
9月1日下午,俞良濮倫,帶著兩名助理飛往魔都。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