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他印象裡,美股的長線漲幅可比a股或港股凶猛得多。
第一家就讓他大吃一驚。
英偉達,在他穿越前的時代,俞良記的,這家公司老值錢了。
可眼下是2013年,股價竟然隻有0.3美元?
這還不買?
必須買!
不過俞良也沒敢重倉。
因為還有一點他始終記得,那就是美國的“自由”是帶引號的。
尤其是錢,真是明搶。
某趙姓老板一定非常有發言權。
所以他采取了一條既穩妥又有點“心疼”的策略。
分散投資,都買點,不打草驚蛇。
除此之外,俞良也有一套自己的“股票”邏輯。
除了利用上一世的記憶外,還有就是像微軟、穀歌、甲骨文這類巨頭,股價現在就已經很高,未來增長空間有限,所以他直接跳過。
他專挑自己聽過名字、且當前股價較低的公司下手。
於是現場畫風就成了這樣。
“英偉達0.3美元?買500萬的!”d?這公司具體乾啥的?不管了,有印象,而且才3塊多?也買500萬!”
“nfx?喲,這不是奈飛嗎?但就是個視頻網站……算了,買200萬意思意思~”
“蘋果?18美元?嘖...我愛國,不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這種選股方式,直接把操作員給整不會了。
因為在專業人士眼裡,俞良說的那幾個股,都太一般了,甚至可以說是“樂色”。
尤其是英偉達,股價長期在0.3美元徘徊,明顯半死不活,這大陸仔居然大手筆買入?
這不是明擺著扔錢嗎?
唯一一個有價值的蘋果還不買...
操作員一邊下單一邊腹誹。
俞良除了有錢,長得好,真是半點投資常識都沒有。
賠死你個阿燦!
俞良要是知道對方的想法,估計隻會笑而不語。
說不定還會說,啊對對對,你說得對,你說得都對~
沒必要和工具人較真。
但是最終,他在美股就買了這幾支,原因很簡單,他認識的美股公司本來就不多,還有就算他認識的,那麼股價已高,再加上他對美國市場的“特殊性”心存警惕,所以對美股,就這麼滴。
剩下的美元,大概一千七百萬美元,他全部換成港幣,全倉企鵝。
也不管漲跌、不考慮入手時機,總之有多少買多少,花乾為止。
反正他打算長期持有,也不賣,也就不計較了。
不過最後差不多買了二十七萬股。
俞良也沒算大概占比多少,不過他也覺得沒必要算,反正肯定占比非常少,完全就當個理財產品。
而這一切操作完畢,俞良一行人也返回了內地。
關於這一趟港城之行,他不但一分錢沒多帶回去,反而還搭進去100萬人民幣本金。
但俞良心裡卻是美滋滋的。
因為他覺得,光憑手裡這些美股、騰訊股票,再加上b站的股份,“百八十億”應該是妥了。
算是徹底沒有了金錢的煩惱。
不過俞良並不知道,自己這幾筆“隨意”的投資,在未來遠不止百八十億。
五百億都打不住。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