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比特幣套現,就已經讓濮倫見識到了。
更何況,俞良現在作為藝人,也是相當賺錢的。
所以,他覺得還真能買...
於是他開始細算。
“主機買arriaexaxt,現在市麵上最好的,好萊塢都用這個……副機位用索尼的就行……錄音設備要配齊,燈光倒可以先不買……還有軌道、搖臂、穩定器、dit監看係統、保障車……”
俞良見濮倫認真盤算起來,自己倒沒了細聽的興趣,直接讓對方報總價就好。
他拿起手機,給“好大姐”發了條信息。
此前提到,他此次來滬另有要事,正是他心心念念的“飛天獎視帝”。
儘管現階段重心偏向電影,但俞良從未打算放棄電視劇領域。
他清楚電視劇的盈利潛力,決定影視兩手抓。
既然要繼續拍劇,那麼“飛天獎視帝”這樣的榮譽就顯得至關重要。
而且之前也說過很多次了,如今“利”已到手,他更渴望“名”。
本屆飛天獎將與華表獎合並舉辦,頒獎禮定於12月26日,距今已不遠。
雖然提名名單尚未正式公布通常提前半個月揭曉),但是他有人,所以是知道一些內部消息的。
《火藍刀鋒》該劇不僅入圍了電視劇獎項,他也成功躋身最佳男演員提名名單。
而對於這次最佳男演員獎項,俞良也從多個渠道了解到一些情況。
簡單來說,競爭態勢既複雜又微妙。
激烈中帶著幾分不確定,簡單裡又藏著不少變數。
說白了,俞良心裡並沒十足把握。
原因在於,飛天獎和華表獎屬於國家級獎項,由政府主導頒發,與白玉蘭、金鷹等由地方政府主辦、且常與資本合作的獎項有本質區彆。
當然,要說這類大獎完全不受關係和資本影響也不現實,但資本能介入的空間確實非常有限。
而這,恰恰是俞良心裡沒底的原因。
單說飛天獎,男演員獎項由內部評審決定。
這次為俞良出力的有三方力量,一位“好大姐”、電視劇《火藍刀鋒》背後的關係網如海軍宣傳部)、以及他的學校北電。
從陣容上看,俞良獲獎似乎十拿九穩。
但問題在於,這次評選的不是“最佳新人”,而是直接角逐“視帝”。
儘管視帝名額有兩個,但這畢竟是行業最高榮譽之一。
更關鍵的是,主辦方此次格外注重社會影響。
飛天獎與華表獎之所以合並舉辦,正是因為過去曾因獎項公平性、獲獎人選合理性、甚至“分豬肉”等質疑受到批評。
因此,本屆評審必將極力避免爭議,儘可能讓結果顯得公正、服眾。
其實俞良倒不太擔心。
如果他拍了一部偶像劇,他根本不會報名。
即便白送也不敢要,畢竟獎項屬性不符,拿了反而容易招黑。
但《火藍刀鋒》是正劇題材的軍旅作品,而且收視和口碑都屬近年主旋律劇中的佼佼者,具備參評的資格基礎。
即便獲獎後有爭議,但爭議不會大,因為至少“菜係是上對桌的”。
不過呢,也因為多方力量推動,主辦方雖未明確表態,但種種跡象顯示希望不小。
但俞良向來穩妥,哪怕九成的概率,他也覺得不保險,所以此次來滬,他要使勁,用自己的“力量”,請好大姐再加把勁。
同時他也會繼續聯係北電和《火藍刀鋒》的陸總,持續對主辦方公關。
之所以如此執著,還是為了“名”。
他查過曆屆飛天獎視帝的年齡:,前最年輕的獲獎者是1985年憑《走向遠方》獲獎的陳劍飛,當時27歲。
其餘獲獎者多在30歲以上,甚至四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