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若換成他自己背負那樣的壓力,真不知能否扛得住。
同時,他也有幾分羨慕。
因為明年他的公司很可能也將製作第一部電視劇。
若能在拍攝階段就成功預售,那該多好。
不過俞良也清楚,這恐怕很難。
之前也說了,像《紅高粱》這樣未拍先售的情況少之又少,況且他的公司資曆尚淺,缺乏成功的製作案例,這裡指的是作為製作方的成績,與他個人作為演員參演劇集的收視率是兩碼事。
電視台絕不會單純因為某個演員演過幾部爆款,就無條件購買由該演員公司製作的劇集,這基本不可能。
這就和《唐探》的情況類似,如果這部電影成功了,他接下來要煩惱的將不是找錢,而是如何拒絕各路資金。
俞良是個務實的人,習慣腳踏實地,很少做夢。
而且眼下並非電視劇製作利潤最高的時期,因此他已經做好準備,明年的首部公司劇純屬試水,隻要能做到保本並將公司名號打出去,他就心滿意足了。
至於首部劇拍什麼,俞良尚未最終決定。
目前,他已讓顧白和他的編劇朋友們著手,先將《何以笙簫默》和《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電視劇故事大綱寫出來。
之後內部再評估選定具體項目。
徹底定下後,他會按先前計劃,去找原作者正式一同參與詳細劇本的創作。
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兩部現代偶像劇作為試水ip,原因很明確。
首先是市場考量。
當下古裝偶像劇並不流行,或者說俞良不確定這類題材能否火爆,市麵上純粹的古偶劇幾乎看不到,有的也多偏向金庸或瓊瑤風格。
他手中握有《花千骨》、《三生三世》、《知否》等ip,雖說這一世不一定拍了就能火,但畢竟是經曆過上一世市場檢驗的古裝ip,所以實在舍不得拿這些王牌來試水。
而現代偶像劇則一直擁有穩定的熱度,且永遠不缺觀眾基礎。
因此,選擇兩部現代偶像劇試水,是綜合權衡後的最優解。
謹慎行事這一塊的。
……
殺青宴結束後,鄭小龍拉著俞良聊了許久。
大意是,他非常感謝俞良。
主要還是因為受傷那件事。
俞良完全沒有為難劇組,沒給他添亂,反而特彆體諒,這讓他特彆記的俞良的好。
此外,就是俞良的專業表現。
俞良的演技非常穩定,電視劇拍攝是否順利,主演的演技狀態至關重要。
若主演表演不到位或頻繁卡殼,會對整個劇組造成很大影響。
這其實也是鄭小龍開機前曾暗自擔憂的一點,他認可俞良的演技,但不確定他能否駕馭餘占鼇這種糙漢子角色,畢竟與他以往形象差異很大。
所幸,俞良始終保持著高水準,將餘占鼇這個角色演繹得相當到位。
在鄭小龍心裡,早已將俞良視為同齡段演員中演技最出色、潛力最大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