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俞良對他印象極好。
也許因為兩人同屬西北圈,有種天然的親近感。
所以俞良暗想,以後得多和這位前輩走動走動。
不過他好像聽說過張嘉譯愛打牌……當然,這念頭隻是一閃而過。
對方喜歡什麼,與他無關。
之後張嘉譯的手並未從俞良肩膀上放下,就這麼搭著俞良的肩,兩人並肩走向主舞台。
看著就跟關係很好的長輩和晚輩一樣。
尤其是這個場合,更有意義,代表著新老兩輩演員。
記者和攝影師們都記錄下來了這一幕。
上台後,工作人員引導他們站定。
幾位不認識,但是一看就是領導的頒獎嘉賓上台,在主持人引導下,分彆為兩人頒發了獎杯和證書。
當俞良雙手接過那座“飛天獎”獎杯,一位肩繞飄帶的神女雕像時,心中情緒莫名。
他默默想著,以後,這樣的獎杯還要再多拿一些。
對此,他很有信心。
憑借他的公關……咳咳,是實力,他一定能贏得更多榮譽。
成為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
道貌岸然這一塊的。
頒完獎便是獲獎感言環節。
俞良習慣性地謙讓,請張嘉譯先講。
張嘉譯也沒推辭,上前簡單說了幾句感謝的話。
是真的簡單,寥寥數語,恐怕連五十字都不到,十幾秒。
俞良有點意外,但轉念一想,對方拿獎早已是家常便飯,言簡意賅反倒正常。
但他自己,還是要多講一些的,畢竟是第一次獲得視帝,第一次都很珍貴。
總得多說幾句。
而且他還要為明天,或者說,今晚的熱搜和頭條做鋪墊呢。
他旗下的水軍工作室早已嚴陣以待,就等著這一刻全力推送自家老板的獲獎消息。
順帶著,還能宣傳一下《唐探》。
所以這麼好的宣傳機會,俞良怎麼可能錯過。
等張嘉譯退後一步,俞良穩步走向話筒。
開口前,他快速掃了一眼台下,滿眼都是業內大咖,即便叫不出名字不認識的,那也是圈內某個領域的大佬,所以麵對這樣的場麵,他心裡難免有些澎湃。
畢竟,他也有一陣子沒站在這種級彆頒獎台上了。
他調整呼吸,雙手緊握獎杯,向台下微微鞠躬,隨後字正腔圓、感情飽滿地說起了獲獎感言。
“本來我覺得,能獲得提名已經是極大的肯定,從未奢望能夠獲獎,但沒想到,今天真的得到了這份殊榮,謝謝!感謝飛天華表聯合頒獎典禮主辦方,感謝各位領導和評委對我的認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我必須說,台下坐著的每一位前輩、老師,都是我學習和仰望的對象,我能站在這裡,更多是幸運,所以這個獎對我而言不是終點,而是一個起點,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不斷磨練演技,向前輩們的水平看齊。”
“我要特彆感謝張藝謀導演,沒有他,就沒有我的今天。也要衷心感謝《火藍刀鋒》的製片人陸振華、導演張國慶,以及全體劇組成員,這個獎不隻屬於我,更屬於我們整個劇組團隊。”
“感謝我的家人,長久以來一直支持我。最後,感謝所有支持我和《火藍刀鋒》的觀眾與粉絲,是你們給予了我一切,謝謝大家!”
當俞良道貌...真情實感地說完這番話,他雙手握著飛天獎杯,再次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隨之響起的掌聲,比之前任何一次獲獎者所獲得的都要熱烈。
原因很簡單。
俞良太會說話了。
該謝的人一個不落,順序得體,語氣謙遜,還順帶捧了全場前輩。
而且整段發言不拖遝,一分鐘內完成,堪稱獲獎感言範本。
就連台下和他有過節的聞章,也不得不硬著跟著鼓兩下掌。
攝影師和記者全程記錄下這一幕,準備一會就發稿。
下台時,張嘉譯拍了拍俞良的肩,笑著說。“回頭有空聚聚,認識這麼久,你也沒單獨請我吃頓飯。”
俞良趕忙接話。“哎,我是怕打擾您!既然您開口了,那我可就真約您了,到時候彆嫌我煩啊。”
“......”
兩人又寒暄幾句,便各自回座。
俞良回去這一路也沒閒著,不斷有人道賀,他也是一一握手回應。
回到座位,他把獎杯遞給身旁的張國慶和陸振華傳看。
《火藍刀鋒》雖然也拿了優秀電視劇獎,但隻是二等獎,連獎杯都沒有,隻有一張證書。
因此,這座“視帝”獎杯也算是劇組今晚唯一的獎杯榮譽了。
當然,陸振華看完就還給了他,連這次來頒獎典禮的其他演員都沒給。
坐在後排的劉思言、赫子明、鄭凱本來還想看看的,但見狀,隻能把剛抬起的屁股又放了回去。
隻能說,娛樂圈那是太現實了。
之後俞良沒有急著拍照或發微博,畢竟頒獎禮還沒結束,後麵還有最佳女演員獎項要公布,肯定還有鏡頭仍對著台下。
所以他雙手拿著獎杯,繼續觀看頒獎典禮。
不久,最佳女演員結果揭曉。
兩人他都認識。
殷桃憑借《溫州一家人》《延安愛情》獲獎,馬酥則以《北京青年》《女人如花》摘得視後。
不得不說,這次飛天獎確實有所改變。
雖然優秀編劇、導演獎仍偏向“特彆”主流的題材,但在演員獎項上,和往屆不一樣。
當然,主流還是基礎,但本屆視帝視後的作品,沒有一部是隻有“主旋律”,卻無人問津的冷門劇。
明顯更兼顧收視與影響力。
兩位新晉視後上台致辭,俞良也隨眾人一起鼓掌表示祝賀。
而此時,外界關於本屆飛天獎與華表獎聯合頒獎的結果,已開始迅速傳播。
儘管典禮沒有電視直播,但多家網站和自媒體進行了圖文直播,而且吧,雖說這兩個獎項,在各自的領域,都是不是關注度最高的,但這次是合並的,所以也吸引大量網友關注。
當然,也不是所有獎項都獲得了關注,比如動畫類、科教片、紀錄片等獎項幾乎無人提及。
其實還是最佳導演、影帝影後、視帝視後這類大獎,才是大眾焦點。
一開始,最先公布的華表獎獲獎階段,經過短時間的發酵,馮曉剛陳力獲優秀導演、黃小明憑中國合夥人奪影帝、張子怡華表影後等詞條就已登上各大門戶頭條和熱搜。
飛天獎的頒獎結果同樣不遜色。
典禮結束半小時後,相關話題陸續衝上熱搜和娛樂新聞頭版,而其中一位藝人的討論度尤為突出。
好吧,其實就是俞良。
【張嘉譯俞良獲飛天最佳男演員】
俞良摘得視帝
【俞良打破飛天獎29年最佳男演員年齡紀錄】
俞良獲獎落淚
火藍刀鋒
【最年輕飛天視帝誕生誕生】
而到了晚上,話題度達到了頂峰。
可以說,整場聯合頒獎禮的風頭,有一半被俞良搶走了。
原因不難理解。
他打破了年齡紀錄,而且獲獎本身具有一定意外性,加上“科技”團隊在背後的推波助瀾。
當然,最關鍵的是,俞良是真的“火”。
這種“火”,不同於業內地位或國民度,而是實打實的粉絲基數。
早在圖文直播更新到俞良獲獎時,多個網絡門戶的圖文直播間,就被俞良粉絲刷到卡頓。
隨後,粉絲們自發湧入各個新聞或者熱搜話題下留言祝賀恭喜她們的偶像。
之前也說了,粉絲,是天然水軍。
再加上俞良旗下專業水軍的引導。
想不爆都難。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