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白離開時,顯得很振奮,因為俞良明確表示,這兩個項目的劇本改編將由他作為總負責人統籌推進。
這讓顧白乾勁十足。
當然,他還需要負責與原著作者,也就是古曼溝通,這也是俞良當時的想法。
他認為,任何ip改編,都必須邀請原作者參與編劇工作,哪怕隻是掛名。
本質上,這是通過支付酬勞換取原作者的支持,便於後續宣傳推廣。
不過,如果原作者真心參與創作,當然歡迎,但整體方向必須由編劇團隊主導,畢竟小說和影視是兩種東西,完全照搬原著並不現實。
再說版權既然已經售出,作品的主導權自然在製作方手中。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俞良還是會儘量協調各方關係。其實對這也放心,之前他和幾位作者接觸過,都挺通情達理。
所以再加上對顧白能力的信任,俞良放心把這些溝通工作交給他,自己隻需等待結果。
顧白離開前,俞良又補充了一句。“有空的時候,可以看看我買的其他小說,有覺得合適的,隨時和我聊。”
顧白立刻回應。“我大致都看過,大江東去很不錯。”
俞良反應了一下,才想起《大江東去》就是後來的《大江大河》。
看來顧白還是更偏愛偏文學性的作品,這也很正常。
不過俞良覺得現在拍這部劇時機還不成熟,年代劇還得等2020左右那會兒,所以他說道。“那本確實不錯,但現階段不太合適影視化,你多關注一下我買的古裝和仙俠類,比如琅琊榜,有空可以看看。”
顧白領會了俞良的意圖,沒多說什麼,隻是點頭應下,表示會在修改這兩個劇本的間隙抽空閱讀。
俞良很欣賞顧白這一點。不僅業務能力紮實,而且溝通順暢,執行力強。
真是個好用的牛……咳咳,好朋友、好同事。
...
不過這次說到影視改編,俞良過幾天又要去洽談購買一批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了。
其實他一直斷斷續續在買,但數量不多。
原因除了有些作品不在他的印象清單裡,還因為他看中的很多ip早就被人搶先買走了。
比如他早期感興趣的《慶餘年》,早在兩年前就被企鵝拿下,《鬥破蒼穹》也一樣。
總之,稍微有點名氣的作品,尤其是玄幻類,大多已有歸屬。
當然,也有一部分沒被買走。
但是吧,隨著小說影視化熱潮興起,版權價格也水漲船高。
同時,版權劃分也越來越細,影視、動漫、遊戲等權利被分開售賣,且大多設有年限限製。
說起來,俞良之前買下的那些版權,幸虧入手早,不僅類型齊全,基本上還是永久性的。
現在再想這樣“打包”購買,那就得花大價錢了。
更重要的是,俞良之前一是沒完全下定決心,二是資金有限。
所以購買大ip才一直在擱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