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誠意,加上檔期合適、各方麵條件也都談得攏,兩人一拍即合,口頭協議就這樣定了下來。
談妥之後,陳銘章表示會儘快趕來魔都。
因為他本人已經來內地了,目前就在京城,也知道俞良和劉俊傑的劇組過幾天就要轉場,為了避免後續折騰,他決定這兩天就動身來魔都。
掛掉和陳銘章的電話,俞良那是心情愉悅。
他沒想到,事情進展得這麼順利。
隨後呢,他就開始思考後續的安排。
《微微一笑很傾城》目前還沒有正式立項,劇本仍在打磨,不過劇本方麵不用擔心,顧白發來消息說,在網易那邊的溝通很順利,雖然有些小分歧,但都已解決,他們會儘可能合理地將遊戲內容植入劇情,不影響整體質量。
現在導演定了,雖然還沒簽合同,但是基本沒跑。
還有就是拍攝資金,和企鵝簽合同時,除了簽《鬼吹燈》等ip合作和網播權提前購入的合同,也會一並把《微微一笑很傾城》的投資合同簽了。
屆時企鵝會投6000萬。
但這不是所有的拍攝資金,之前也說了,這次的投資規模之所以比《何以笙簫默》大,主要是因為遊戲內容的加入。
比如古裝戲份,服化道成本就高出一大截,定製服裝要是認真做起來,價格可不便宜。
此外還有特效製作,加上如今劇組各項開支都在漲,連場務的工資都高了。
所以這次的拍攝資金,俞良是按一個億來準備的。
企鵝投了6000萬,剩下的4000萬缺口,對俞良來說並不難解決。
網易那2800萬的植入費,他打算直接充作拍攝資金。
網易那邊肯定沒意見,反正他們是純植入,錢給出去了,怎麼花是俞良的事。
至於企鵝這邊,俞良也打了聲招呼,畢竟這筆植入費也算項目的收入。
不過他耍了個心眼,對企鵝代表說這筆錢是“充作拍攝資金”的。
雖然這個說法其實站不住腳,但程午作為代表還是爽快答應了。
說白了,這就是雙方心照不宣的默契。
主要當時企鵝正打算和俞良談更重要的合作,沒必要為了這點“仨瓜倆棗”鬨不愉快。
再說了,網易又不占份額,這筆錢怎麼處理對企鵝影響不大。
就這樣,一個億的拍攝資金,俞良已經湊齊了8800萬。
至於剩下的1200萬...他不是還有好大姐嘛~
和網易、企鵝談妥之後,他就把這事跟好大姐提了。
好大姐表示完全沒問題。
而且這次,好大姐一點壓力也沒有。
要知道,中視那邊經常投資電視劇或紀錄片,大多是為了完成任務,純投入,基本上沒有回報。
但是吧,中視也是需要創收的,不然上什麼市。
而俞良的項目可不一樣,他是真能賺錢的。
幾個月前《唐人街探案》的成功就是明證。
當然,話不能說太滿,但至少不會虧本,或者虧太多。
總之,俞良的項目,絕對算是好項目,有的公司想加入,還不容易呢。
所以說實在的,就算沒有好大姐幫忙,拉來這1200萬也是小菜一碟。
這次要拉中視,中視那邊還得記他個人情呢。
份額方麵,他已經和好大姐在電話裡談得差不多了。
1200萬,占10。
畢竟外部投資從來不是“花多少錢占多少份額”這麼簡單,都是要溢價的。
俞良開出的這個價碼和份額,已經算很有誠意了,說真的,這還是看在好大姐的麵子上,否則最多給個78。
在刨除答應給陳銘章的2,反正這一個億的拍攝資金,俞良自己一分不用掏,能占到38的份額。
這一點他學他“義父”學得最到位。
拍戲哪能花自己錢呢?
而且他的收入還不止這些份額。
之前說過,拍攝由他們操盤,可操作的空間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片酬,以他現在的級彆,開的片酬絕對低不了。
這麼說吧,他這是賺兩份錢,甚至三份。
所以俞良心情那叫一個美麗。
他拿出手機,準備給濮倫打個電話,讓他立刻帶著導演合同,從京城飛魔都。
等陳銘章一到,就儘快簽約。
而撥通電話時,心情大好的俞良甚至哼起了京劇。
“先到鹹陽~為王上~”
“後到鹹陽~”
“後到鹹陽~”
“喂?還沒睡吧?明天趕快來魔都,準備導演合同,微微一笑的導演我談好了。”
“哎,陳銘章你知道嗎?”
“陳銘章你都不知道啊?《放羊的星星》的導演啊~”
致敬吳站長)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