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簽約後,俞良再次確認了將網易植入費充作拍攝資金的事。
孫中懷笑著表示程午已彙報過,他們完全沒有意見。
還是那句話,微微一笑的投資是小事兒,《鬼吹燈》係列和俞良本人,才是他們想要的。
而俞良這才徹底安心。
但由於簽約是在上午,雙方都挺忙,企鵝方麵也體諒俞良正在拍戲,所以並未安排酒局,十分貼心。
不過雙方約好,等劇組轉場有空檔時,再補上一頓飯。
俞良自然滿口答應。
拿了人家這麼多錢,這頓飯必須陪好!
…
和企鵝簽完合同的第二天,濮倫就匆匆離開了魔都,回了京城。
濮倫倒不全是為了趕緊去選車,而是有正事要辦。
因為有家電視台找上門了。
是藍台。
就在俞良與企鵝簽約的當天下午,就有藍台的工作人員聯係了濮倫,表示想洽談《何以笙簫默》的采購事宜。
其實正常情況下,多數劇組都是等全片製作完成,再帶著成片聯係電視台,或托人推銷。
但大項目往往例外,就像之前鄭小龍的《紅高粱》,拍攝期間就已有電視台主動上門,拍攝的時候就回本了。
俞良這部《何以笙簫默》,雖說不清楚,是不是能直接回本,但被提前預購,回大部分本,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這也是俞良此前未找發行方的緣故。
電視劇和電影一樣,都需要發行方,隻不過電影和電視劇的發行職能有點不一樣。
電視劇發行方通常需要發行公司負責對接電視台、推銷劇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剛才也說了,俞良對這部劇信心十足,認為根本無需主動尋找,自有電視台上門求購。
當然,這也是為了省下一筆發行費。
現實果然如他所料。
如今藍台率先找上門,而且之後必然還會有其他電視台陸續聯係他們。
所以濮倫臨回京城前,俞良特意囑咐。
先拖著,等多家電視台都找來,再競價。
當然,與電視台談判是門專業活,得有專人負責。
濮倫雖有能力,畢竟不是專業的,而俞良作為老板,也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關鍵時刻出麵即可,所以中間也需要專業人士。
好在濮倫人脈廣,已聯係到一位原從事影視發行、尤其擅長電視台對接的業內人士。
雖說電視台時代雖漸趨式微,但至少還能維持幾年,這方麵的人才仍有價值。
聽說對方原公司因老板出事而解散,正好被濮倫“撈”了過來。
而且據濮倫說,此人業務能力不錯,人脈也廣。
俞良自然不會全信,所以也正好借此次機會試試對方的成色。
若真有能力...好吧,其實就是從電視台談來更多的錢,那麼他就會留下對方。
總之,全權交由濮倫處理,有重要進展再向他彙報。
隻能說,濮倫肩上的擔子又重了幾分。
車可不是白開的~
拿了俞老板的東西,就得好好當牛馬乾活!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