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比較重要的事。
首先是《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劇本編寫工作,經過多方協調以及妥協,目前已經大致完成了。
這個初步版本也已通過郵件發給了身在巴厘島的俞良,他看後表示基本滿意。
他們這一版本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在劇情上基本是按照原著的,主要是做了一些擴充。
其實擴充也沒辦法,畢竟按照原著,太乾了,隻有男女主的故事線。
而且原著僅七萬多字,而俞良希望劇集至少達到35集,其實比上一世還多5集,因此內容擴充在所難免。
俞良這麼做也有其考量,首先是剛才說的,為了電視劇精彩,必須擴充,還有就是當前不僅是電視台偏好長篇劇集,網絡平台為吸引用戶長期停留,同樣希望劇集能保持一定長度。
此外,集數越多通常也意味著銷售收入更高。
總之,集數越多,這是三方都想見到的。
俞良自然也順水推舟。
當然,他之前也提出要求,希望加戲部分儘量合理。
從成果來看,完成得不錯。
總結來說,劇本做到了高度還原主線,輔以支線擴容與適度商戰,再融入更多遊戲內容。
而且這次尤其要感謝古曼,她這次在編劇工作上比參與《何以笙簫默》時更加投入,所提建議也很有價值,顧白和陳明章都反饋了這一點。
因此,俞良打算這次多給她一些報酬。
當然,其實在《何以笙簫默》時,俞良就挺大方,給對方開了一百萬編劇費,其中也包含宣傳期配合劇集宣傳的義務,不過這是應該的,就不多說了。
單說這一百萬編劇費,在現在已屬偏高,其中不乏補償意味。
因為俞良較早買下了她作品的改編權。
那時ip交易市場尚未成熟,作者和平台能把ip改編權賣出去就不錯了,而不像如今條款細分、權限也多有保留。
賺的也多。
俞良不清楚古曼上一世版權的具體情況,但他能感覺因自己提前收購,對方在經濟上可能有所損失。
當然,從合約角度,俞良並無補償義務。
但做生意不能隻看合同,還需顧及人情世故。
何況他手中還有古曼的其他作品,未來肯定還要合作呢。
而且吧,古曼的小說是錦江熱門ip,價值持續看漲。
其實自俞良打包收購後,已有多家公司,前來詢價,希望購買或獲得授權,其中以克頓傳媒最為積極,報的價也高。
但均被他拒絕了。
到他手裡的版權,連企鵝都沒賣,怎麼可能還會賣給彆人呢。
但他認為劇方與原作者保持良好關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