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想到的仍是“分豬肉”,看來陳思成背後也有人。
主辦方為了兩邊協調,乾脆給他新設立了一個獎唄。
再說,俞良這個“導演”身份,確實存在一些爭議。
而陳思誠雖然是演員轉型,但他執導的戲確實是他一人主導,不像俞良,身邊還有兩位幫手。
不過對於《唐人街探案》的編劇,俞良倒是爭議不大。
於是,最佳編劇處女作獎給了俞良,最佳導演處女作獎則歸了陳思成。
這麼一想,安排得還挺合理,挺周全的嘛。
而剛才想著以後再也不來,還要找好大姐哭訴的俞良,對主辦方那點不滿,基本上也少了很多。
雖然還是有點小遺憾,畢竟導演和編劇之間,終究是導演分量更重。
但也不錯了,編劇好歹也算文化人。
而俞良一直認為自己,也是個文化人。
更何況,他還是今晚少數捧回兩座獎杯的人之一。
所以就這麼著吧。
底線靈活這一塊的。
隨後,心情不錯的俞良手握兩座獎杯,繼續觀看頒獎典禮的進行。
而他的好師兄黃小明成功摘得金鹿獎影帝桂冠。
之後的重要獎項也陸續揭曉。
不得不說,《中國合夥人》無疑是當晚最大贏家,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分彆被它和陳可辛收入囊中,再加上黃小明的影帝、杜可風的最佳攝影、俞良的最佳男配角。
《中國合夥人》在本屆長春電影節共斬獲五項大獎,成績斐然。
典禮結束後,心情大好的新晉影帝黃小明,自掏腰包設宴慶功,不僅請了《中國合夥人》劇組全體,連俞良身邊的工作人員也一並邀請。
隻能說,師兄確實大氣。
不過大家行程都忙,次日便各奔東西。
俞良更是直接飛回北京,接連參加商業活動和另一場頒獎典禮。
話說回來,長春電影節雖然在業內認可度不低,但畢竟與三大電影節以及三金電影獎的影響力有差距。
對很多普通觀眾來說,長春電影節可能還有點印象,但金鹿獎這個名字聽起來還有些陌生,甚至可能被誤以為是“野雞獎”。
加上主辦方宣傳力度有限,所以這次獲獎的公眾影響力其實有限。
隻有“黃小明獲金鹿獎影帝”和“俞良雙獎加身”兩條消息登上了熱搜。
而且俞良的熱搜還是自己安排的宣傳。
緊接著俞良參加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也是如此,他順利獲得了“最受大學生歡迎男演員”獎,但剛才也說了,了解的還好,但是很多路人不了解這類獎項,所以依然在大眾層麵往往反響平平,除了粉絲歡慶之外,很難掀起更大水花。
不過獎終究是獎。
俞良已經把這三座新獎杯送回家裡,老父親老母親特意將它們陳列在俞良的專屬獎杯櫃中。
櫃子雖然仍顯空曠,但獎杯正在一點點增多。
俞良也下定決心,今後要繼續努力,把這個櫃子填滿。
何況十月和年底還有機會,比如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將在十月舉行,《唐人街探案》把所有獎項全都報了。
單俞良心裡清楚,哪怕這個獎項的性質和長春電影節類似,在業內有一定分量,但想拿下最佳男主、女主或導演這類大獎希望不大。
不過對他來說,能獲獎就行,他不挑。
而且這個獎項也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同樣在十月舉行的大眾百花獎。
作為內地三大電影獎項之一,其重要性和關注度遠非此前那些獎項可比。
而這一次,俞良也有機會。
不得不說,《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雖然票房不是最高,但影響力確實是大。
正如在長春電影節一樣,俞良憑借片中“王陽”一角,極有可能再次入圍最佳男配角。
不過這次結果就不那麼穩妥了,畢竟這是百花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俞良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所以俞良打算加把勁,儘可能拿下這個最佳男配。
為此,他京城的活動已結束,下一站就是魔都。
而這次去魔都,那必須要和好大姐再次見麵了。
沒辦法,百花獎這個級彆的獎項,必須請好大姐出麵才行。
……
而在俞良在外奔波的時候,一些事情也終於有了進展,或者說到了最後的決斷。
首先是《何以笙簫默》的首輪電視台播出權。
藍台將價格提高到7400萬,附加條件廣告收益的6)不變。
而湘省衛視這次居然跟進了,同樣開出7400萬,附加條件也不變。
保證俞良獲得本屆金鷹獎的最佳人氣獎。
雖然談判曆時不短,最終價格隻比之前提高了幾百萬,但這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到了後期,各家電視台的預算已接近上限。
說到底,《何以笙簫默》隻是一部偶像劇,能開出這個價格加上附加條件,確實已到極限。
不過湘省衛視這次願意提價至與藍台齊平,其實另有原因。
在俞良外出活動期間,他囑咐導演劉俊傑儘快剪出幾集樣片,哪怕先用臨時配音演員粗配粗剪,也要先讓電視台看幾集成片效果。
劉俊傑動作很快,迅速剪出三集。
兩家電視台看完後,藍台就提價到了7400萬,正好是俞良往外報的成本。
而湘省衛視也直接跟了同樣的價格。
或許是湘省台認為這部劇符合平台調性,值得花錢。
當然,這都是猜測,但是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
對他們來講也是個好事兒。
但是到了現在,所有條件都已明確,該由俞良做出最終選擇了。
說實話,俞良原本更傾向湘省衛視。
儘管他們沒有份額分成,實際收益可能低於藍台,但湘省衛視的收視底盤更穩,這樣如果賣二三輪,電視劇總收益也不一定比藍台少,隻是時間需要拉長。
還有就是,對《何以笙簫默》,俞良固然看重收益,但同樣希望借此打響招牌。
更何況,還能順帶收獲一座金鷹人氣獎,俞良現在可是對獎項越來越上癮了。
當然,藍台收視也穩居前五甚至前三,但與湘省衛視相比仍有差距。
但有些時候,做決定不能隻考慮單部劇或自身利益,還要考慮外部因素。
這就不得不提到眼下湘省衛視正在推行的一種電視劇排播模式。
簡單來說,他們正在效仿韓國電視台,正在搞“周播劇”模式。
他的好師姐楊蜜產後複出,又迎來一部爆款作品。
《古劍奇譚》
那個叫李毅峰的小子,如今也火得一塌糊塗。
當然,這不是重點。
關鍵在於,正如剛才所說,《古劍奇譚》采用的是周播模式,每周三、周四在湘省衛視的“鑽石劇場”播出,一周更新四集。
能被安排進這個劇場,本身就說明是平台的重點項目。
湘省台願意開出這樣的價格,肯定也是把《何以笙簫默》作為重點項目。
事實上,不用俞良團隊多問,而且湘省台的負責人在談判的時候,也明確了這一點。
而問題恰恰出在這個“鑽石劇場”上。
先說明一點,俞良本人對播出形式,比如是不是周播、一周播幾集並不太在意。
湘省衛視的人也不是傻子,用這種模式,那肯定是效果好的。
但就像之前說的,不是他覺得行就行,還得考慮其他因素。
喜歡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請大家收藏:()為了賺錢,我認張導為義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