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號,《紅高粱》劇組舉行電視劇新聞發布會。
鄭小龍、周熏、俞良、黃軒、於榮光等主創和主演全部到場。
但發布會期間出了點小插曲。
當然,都說是小插曲了,所以不影響大局。
至於小插曲是誰引起的?
這還用問嗎?
俞良唄。
就這麼說吧,大女主雖然是周薰,她國民度和地位也高,而且還多年後首次演電視劇,話題度肯定是大大的。
但是吧,俞良現在是頂流,話題度更大,國民度也不差,而且記者們都是追求時效性的,也就是誰流量高,粉絲多,這樣自己或者所屬媒體的新聞會有更多人看。
從後世就能看出來,你老戲骨國民度再大,受到的各方關注遠不如流量明星,哪怕小鮮肉的國民度和老戲骨比不了。
現在已經有些流量為王的意思了。
所以呢,記者們肯定是先主著俞良問問題,問著問著,就問到了角色適配度問題。
儘管鄭小龍提前解釋過電影和電視劇版本不同,電視劇選角不一定要和電影一致,而且宣傳劇照中俞良的造型也粗獷了不少,更貼合餘占鼇的形象,但俞良看起來還是太年輕,和大眾熟悉的電影版餘占鼇江文飾演)還是有區彆,所以依然有人質疑。
其實俞良出演餘占鼇的消息,早在他受傷時就已曝光。
不過當時觀眾的關注點都在他的傷勢上,沒太在意角色問題,即便有討論也是少數。
但現在劇集即將播出,關注點肯定又回來了。
說實在的,俞良當時心裡就想。
廢話,當然不合適。
不都是為了片酬嘛...
但這實話肯定不能這麼說。
所以俞良的回答繞開了“適不適合”,隻強調自己為這個角色付出了很多心血,希望大家看完劇後再評價他。
其實接這部戲時他也有心理準備,哪怕劇集情節不錯、他演得也行,但播出後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滿意、批評他,尤其是外形。
因為片酬也不單單是勞務費,也算是挨罵的錢。
所以俞良心裡清楚,發布會後肯定會有記者拿這事做文章。
《紅高粱》是他和周熏主演的大ip,本身關注度就高。
而且人越紅黑粉就越多。加上彆看他表麵上和圈內人關係都不錯,但巴不得他死的大有人在。
畢竟娛樂圈蛋糕就那麼大,少一個俞良,彆人或彆家公司的藝人就能多分一口。
從某一方麵講,圈裡也遍地是“敵人”。
當然,角色不匹配也不至於讓他口碑崩盤,但難免帶來些負麵影響。
他也不是沒有準備的,他提前準備好了水軍,還有引導粉絲,幫忙“洗地”和“護盤”。
而且後麵鄭小龍和主持人也上來打圓場,再說能參加這場發布會的都是提前溝通好的媒體,問題不會過於尖銳。
這個話題就此打住,轉向其他問題。
然而,當《紅高粱》新聞發布會結束後,雖然有記者寫了新聞,質疑他的角色適配度,但是討論度不高。
不是他不紅了,沒討論度了哈,而是鹿函幫他擋了。
鹿函退團的事發生兩天,但熱度比當天隻增不減。
通俗點說,大家都在關注鹿函退團事件,以及是否還會有中國成員跟進退團,exo粉絲內部也都炒翻天了,大眾都在看這事兒的熱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