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死了。”她的眼中流下淚來,“很久以前就死了。”
“對不起,阿月。”何維有點心疼阿月,下意識地摟住她:“讓你想起了傷心事。”
阿月的思緒回到了小時候。
大河部落的家園,是一片被上天偏愛的土地。
它坐落於一條寬闊河流中遊的一處灣道河穀,大河部落把這條母親河稱為長河。
長河數千年的衝積,在這裡形成了一片廣袤肥沃的平原。
土壤是深禾色的,鬆軟容易開墾。
長河每年夏季的泛濫,會帶來新的沃土,也製定了部落耕作的節律。平原上,大片被精心打理過的農田縱橫交錯,種植著金禾的粟,為部落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
平原上散布著半地穴式的圓形房屋,牆體由泥土混合碎草築成,屋頂則覆蓋著厚厚的茅草。
大河部落的中央,是一座儲存穀物的公共糧倉——這是部落繁榮的標準。
大河部落的首領是“禾”,族人尊稱其為“粟父”。
禾的權威,根植於土地、糧食和傳統。
他繼承了部落首領的位置,掌握著最核心的農業知識——何時播種、如何應對病蟲害、如何組織族人進行大規模的收割。
他負責管理公共糧倉,每天清晨,在糧倉前用一個骨勺為每個家庭分配當日的口糧,這個儀式本身就是對他權力的每日確認。
他的居所是部落中央最大的一座半地穴式房屋,緊鄰糧倉,象征著他對部落命脈的掌控。
禾信奉的是穩定與秩序。在他看來,長河與土地是有靈的“母親”,她們的脾性需要順應,而非挑戰。
部落的繁榮來自於對自然節律的敬畏和對祖先傳統的遵循。
任何破壞這種平衡的新生事物,都可能觸怒神靈,帶來災禍。
大河部落的大祭司是“烈”,族人稱其為“窯主”。
烈的權威,源自於對“火”的掌控。
烈並非世襲的領袖,而是憑借個人能力和技術而崛起的。
他改進了陶窯,能燒製出更堅硬、更美觀的黑陶和彩陶,這些是部落重要的交換物資。
他最初的聲望,來自於他燒製的陶器能換回更多的獸皮和鹽石。
他的窯場和住所位於部落營地的西側邊緣,靠近駱駝峰,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工業區”。
烈不滿足於燒製陶土,在偶然發現孔雀石能被烈火熔煉成閃亮的紅色“神血”後,他的野心被徹底點燃。
他認為,真正的強大並非向自然祈求,而是從自然中攫取力量。
他開始秘密宣揚“山之心火”的信仰,認為那深藏於山體內部的力量,遠比溫順的河水更值得敬畏。
喜歡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