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真實曆史的回響_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7章 真實曆史的回響(1 / 2)

何維將船隊的大部分補給都留在了這裡,隻讓石猛帶領一支小隊,返回漁港城,向聯盟報告此地的情況,並傳達他建立新城的命令。

這個決定,在整個銅都聯盟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

遠在銅都城的執政官岩和學政阿雅,在接到消息後,雖然震驚,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無條件地支持。

他們立刻開始調集工匠、物資和人口,準備向這個位於未知南方的“稻穀”,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技術移民。

而何維,則已經完全沉浸在了對這個新世界的探索之中。

他脫下了那身象征著統帥權威的勁裝,換上了和稻部落族人一樣的、簡單的亞麻短衣。

他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征服者,而是一個充滿了好奇心的田野學者。

他帶著雲算和他的學生團隊,一頭紮進了對這個部落的研究之中。

他們丈量土地,分析土壤,記錄氣候。

他們與當地的匠人交流,學習他們如何用竹子和藤蔓,搭建那種精巧而又堅固的吊腳樓。

他們也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獵手請教,學習如何辨認叢林裡的毒蟲和草藥。

起初,何維隻是單純地被這個富饒的世外桃源所吸引。

但漸漸地,隨著了解的深入,他發現了一些越來越讓他感到熟悉,卻又無法解釋的“既視感”。

第一個讓他感到奇怪的,是這裡的陶器。

一天,他走進部落裡最大的一座陶窯。

那裡的陶器,與銅都城追求高溫和堅硬的青灰陶截然不同。

“神明,”稻首領恭敬地拿起一個圜底的紅色陶釜,向他介紹道,“我們的陶,雖然不結實,但有一個好處,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燒,不容易裂開。”

何維拿起一片陶器碎片,仔細地觀察著。

他發現,那紅色的陶胎中,竟然摻雜著大量黑色的、細碎的、如同粉末一般的有機物。

“這是什麼?”他問道。

“是‘糠’,”稻首領回答,“就是稻穀外麵那層沒用的殼。把它碾碎了,和在泥裡,燒出來的陶鍋,就更耐燒了。”

稻殼……摻在陶土裡……圜底釜……

這幾個關鍵詞,像三把鑰匙,猛地一下,打開了何維腦海深處一扇塵封已久的大門。

他依稀記得,在他那個世界的、遙遠的學生時代。

曆史課本的某個角落裡,曾經提到過一個長江中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那個文化的典型特征,不正是以圜底釜為代表的、摻雜了稻殼的——夾炭紅陶嗎?

那個文化……叫什麼來著?

一種模糊的預感,開始在何維的心中升起。

第二個發現,來自於對稻田的深入研究。

何維發現,稻部落的族人,雖然耕種技術原始,但他們對稻穀的分類,卻有著一種近乎於本能的、驚人的天賦。

他們能清晰地分辨出兩種不同類型的稻穀。

一種,是杆高、粒長、需要更多水來灌溉的。

另一種,則是杆略低、粒圓、相對耐旱的。

雲算和他的學生們,通過解剖和觀察,最終得出了一個震撼性的結論——這兩種稻穀,雖然形態相近,但在植物學上,是兩個不同的亞種!

這意味著,眼前這個小小的部落,在數千年的時間裡,竟然獨立地,完成了對兩種不同水稻——“秈稻”和“粳稻”的原始選育!

何維再次被震撼了。

這種領先於時代的農業成就,讓他腦海中那個模糊的名字,變得更加清晰。

而最終,印證他所有猜想的,是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發現。

在一個雨後的下午,何維帶著隊伍,在山穀更深處進行勘探時,發現了一個被山洪衝刷出來的、年代更為久遠的廢棄居住點。

在那裡,他們發現了一些比稻部落現用工具更古老的石器,和一些已經風化破碎的陶片。

更重要的是,他們發現了這個古老聚落的遺跡。

何維讓人清理掉表層的淤泥,當整個遺跡的輪廓暴露出來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最新小说: 一章極速快穿,炮灰們崛起了 八零改嫁絕嗣大佬,隨軍後成團寵 末世海上堡壘 榴蓮味的星光 維度代行者 戰神圖譜 瘋了吧?你管這叫58號落選秀? 大秦萬年之赳赳老秦 魂穿大唐:開局便被長樂賴上了 惹我?首富我閨蜜,攝政王我義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