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將霍亂的每一個病程細節,將“口服補液鹽”、“蒙脫石”、“馬齒莧”以及“石灰消毒法”的發現與應用過程,全部用清晰的文字和圖畫,記錄在一卷卷竹漿紙上。
何維走進帳篷,看到木青伏在案前,神情專注,夕陽的餘暉透過帳篷的縫隙,為她秀麗的側臉鍍上了一層柔和的金邊。
那是一種沉浸在知識海洋裡的、純粹而動人的美。
聽到腳步聲,木青抬起頭,看到是何維,臉上露出靦腆的微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師,我把這次瘟疫的所有應對方案都整理出來了。”她說,“以後,就算再遇到類似的瘟疫,我們也不會再像這次一樣束手無措了。”
何維走上前,拿起幾張竹漿紙看了看。
上麵不僅有詳儘的文字記錄,甚至還有馬齒莧形態圖,以及“口服補液鹽”的配方比例。
嚴謹清晰,一目了然。
“很好。”何維由衷地讚歎,“木青,今後有時間,我會講給你更多的衛生知識。我需要你,為我們的文明,建立起一道看不見的公共衛生防線。”
公共衛生?
木青愣住了,這個新詞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老師,公共衛生是什麼意思?”
“公共衛生就是讓大家不生病,少生病的預防措施。”何維的目光中充滿了對未來的規劃,“一個文明的強大,不僅僅在於它能建造多高的城牆,冶煉多鋒利的兵器。更在於它如何麵對疾病,如何保護每一個最普通成員的生命。而你,將是這道生命防線的守護者。”
這番話,讓木青的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她重重地點了點頭:“老師!我絕不辜負您的信任!”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關切地問道:“老師,您的身體好些了嗎?”
瘟疫爆發以來,她親眼看著這個男人,是如何用鋼鐵般的意誌,扛住了所有壓力。
也親眼見證了,他在墓地前,那不為人知的脆弱與自責。
“我沒事。”何維的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意,“差點死掉的人,僥幸活下來,總會想得更明白一些。”
他看著帳篷外那片被石灰水覆蓋的、潔白的引水渠工地,輕聲說:“這場瘟疫,是一場災難,但它也教會了我們一些比引水渠本身更重要的東西。我們活下來的人,有責任把這些東西傳承下去。”
三天後。
休整結束的清晨。
何維召集了所有幸存的工程人員,來到了那片安葬著九十一人的墓地前。
何維站在墓碑前,麵對著所有工人,聲音沉穩而洪亮。
“長眠於此的,是我們的兄弟。”
“他們是為了建設我們共同的家園,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
“我們能為他們做的,不隻是哀悼他們的逝去,還要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
“用我們手中的工具,挖通這條通往上海港的生命之渠!”
“讓甘甜的湖水,流過他們長眠的土地,流入他們家人的水桶中,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他轉過身,麵向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身後,兩千多名工人,默默地深鞠躬。
向死去的戰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祭奠儀式結束後,何維帶著所有人來到引水渠的中段。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與開工之初截然不同的氣氛。
如果說最初的他們,是為了薪酬和生存而工作。
那麼此刻,他們的心中,多了一份更沉重、也更神聖的責任。
何維站在隊伍的最前方,林沐、陳岩、木青、張武在他的身後並排而立。
何維沉默地脫下外衣,拿起一把嶄新的青銅鍬,走進了那塊已經被消毒過的工地中。
他選了一個位置,雙臂發力,將鐵鍬深深地插入了那片潔白的、混合著石灰與泥土的大地。
“噗——”
那聲音,比開工的第一鏟,更沉更穩。
“複工!”
張武吹響了號角。
眾人舉起了手中的鐵鍬。
“為了死去的弟兄們,為了上海港的家人們,挖通水渠!”
兩千多名漢子,用儘全身力氣,發出了震耳欲聾的吼聲!
吼聲中,有悲痛,有劫後餘生的慶幸,更有對未來的決心!
兩千多把鐵鍬,同時插入大地!
“引湖入海”工程,在經曆了血與火的洗禮後,以一種更加堅韌、更加磅礴的姿態,重新啟動!
喜歡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