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畫一張航圖?
在場的眾人,包括對何維最崇拜的李虎,都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
他們麵麵相覷,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的困惑。
航圖,在那個年代,是水手用無數次的試航、無數次的觸礁、付出了血的代價之後,才得以慢慢完善的、最寶貴的航海指引。
而現在,他們的領袖,竟然說要在這片完全陌生的、連一塊礁石都看不見的茫茫深海之上,現場繪製出一張新的航圖?
何維沒有理會眾人那震驚的目光。
用語言去解釋天文和地球的表麵形狀,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
他能做的,隻有用行動,去證明這一切。
他將船隻的日常指揮權,暫時交給了幾位經驗最豐富的老水手,要求他們隻需保持船隻穩定,儘力節省淡水即可。
而他自己,則帶著他從山頂石塔上帶來的觀星儀器,將自己徹底封閉在了那間位於船體最高處、視野最好的船長室裡。
一場孤獨的海上觀星,就此開始。
……
船隻在陌生的海域上,漫無目的地漂流著。
絕望與希望,如同船外那日夜交替的白晝與黑夜,反複地折磨著船上的每一個人。
這片陌生的深海,似乎蘊含著比近海更豐富的生機。
漁網撈上來的,常常是一些開拓者們從未見過的、長相奇異的深海魚。
它們有的通體漆黑,有的長著燈籠般的眼睛,樣子雖然古怪。
經過廚娘們簡單的烹煮,卻出乎意料的鮮美,成了所有人最寶貴的蛋白質來源。
船艙最底層的遠航農場,在李虎和年輕人們的精心照料下,爆發出驚人的生長力。
因為船艙底部那溫暖而又潮濕的環境,成為最適宜蘑菇生長的條件。
一茬又一茬雪白的蘑菇,如同雨後春筍般,頑強地從培養基磚塊上破土而出。
幾乎每隔五天,就能收獲一次。
這些鮮美的蘑菇與深海魚,構成了他們的食物來源。
有了吃的,人心便安定了大半。
但食物,隻能填飽肚子,卻無法驅散那份因為迷航而產生的恐慌。
所有人都將希望寄托在了那間船長室裡。
……
何維在船長室,進行著他人生中最艱難的觀測。
白天,他利用那架簡陋的圭表,一次次地測量著船隻在正午時分投下的影子。
影子的長度,可以告訴他船隻此刻所處的緯度。
影子的方位,則為他校準著東西南北的基準方向。
每當夜晚降臨,何維會登上船頂的了望台。
在海風的吹拂下,用那架經過無數次校準的象限儀,一遍又一遍地,測量著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星辰。
他那張從山頂帶來的羊皮星圖,已被他用木炭筆塗改得麵目全非。
每一顆星辰,因為觀測點的變化,位置都發生了偏移。
他要做的,就是在這些偏移中,重新計算出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找到那顆代表著北方的恒星——北極星。
何維的雙眼,因為長時間的專注觀測而布滿血絲。
他的臉上,也長出了青色的胡茬,整個人顯得憔悴不堪。
在這段時間裡,木青承擔起照顧何維飲食起居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