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女人和孩子們,在木青和劉萱的指導下,第一次學會了如何係統性地辨認植物。
“看,這種菌子,顏色越鮮豔,就越可能有毒。”
“這種藤蔓的汁液,可以用來快速止血。”
“還有這種樹藤子,名叫魚藤子,把它搗爛後投入溪流,可以讓魚暈厥,方便我們捕撈。”
木青耐心地將這些在南洋城已經普及的生存知識,一點點地傳授給那些尼亞婦女。
一個尼亞孩子,成功采集到一籃子可以安全食用的蘑菇,得到了木青的微笑誇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臉上露出的那種純粹的喜悅和成就感,是給他任何食物都無法比擬的。
而陳岩負責的工程隊,則成了另一個受歡迎的地方。
在這裡,尼亞人第一次見識到了“青銅鋸子”這種神器的威力。
看著曙光隊員們用那薄薄的一片青銅,輕而易舉地將碗口粗的樹木整齊地切斷,而他們自己卻要用石斧吭哧吭哧地砍上半天,那種震撼是無以複加的。
陳岩順勢開辦了“木工掃盲班”。
他教尼亞人如何使用鋸子、斧頭,如何用藤蔓和木頭快速搭建起能遮風擋雨的臨時庇護所。
短短十幾天的時間,這支七百多人的隊伍,在行進的過程中,發生著脫胎換骨的變化。
尼亞人不再是被動接受庇護的“信徒”。
他們開始主動學習,主動參與。
男人們渴望加入治安隊,學習更強的戰鬥技巧,贏得屬於自己的榮耀。
女人們則在木青的指導下,成了高效的後勤保障力量,
她們采集的野菜和野果,極大地豐富了隊伍的食物來源。
就連孩子們,也成了合格的“預備役”。
他們會幫助搭建營地,收集乾柴,甚至在大人的指導下,製作簡單的石器工具。
整個遷徙隊伍,從一個結構鬆散的混合部落,逐漸融合。
何維大部分時間,都像一個觀察者。
他將權力下放給了李虎、木青和陳岩,讓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領導和組織能力。
他隻是在關鍵時刻,提供方向性的指導。
他會利用自己超越時代的地理學知識,提前規避掉沼澤、陡坡等危險地形,為隊伍選擇一條最優化的行進路線。
在隊伍遭遇連綿陰雨,士氣低落時,他會組織一場篝火晚會。
用簡單的幾個音節,教大家唱一首旋律簡單的歌。
當近七百人的歌聲,彙聚成一股洪流,在潮濕陰冷的雨林中響起時,足以驅散任何人心中的陰霾。
他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牧羊人,看似悠閒,卻牢牢地掌控著整個羊群前進的方向和節奏。
又過了半個月,隊伍已經深入了婆羅洲的腹地。
他們已經能夠看到一些熟悉的山脈輪廓。
南洋城,勝利在望。
這天傍晚,何維獨自一人攀上了一處高聳的岩石,眺望著遠方。
夕陽的餘暉,將天邊的雲彩染成了壯麗的橘紅色。
下方延綿數百米的遷徙隊伍,如同長龍般在林間穿行。
炊煙嫋嫋,歌聲悠揚,充滿了秩序與活力。
木青悄無聲息地來到他的身邊。
她順著何維的目光望去,輕聲說道:“他們已經不一樣了。”
“嗯。”何維點了點頭,“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是一個初級文明該有的樣子。”
“這一切,都是因為你。”木青轉過頭,看著何維的側臉,那雙清澈的眼眸裡,映著晚霞的光,也映著他的影子。
何維笑了笑,沒有接話。
他從懷中,取出了那塊已經打磨得有了一絲弧度的“月光石”。
他將這塊月光石舉到眼前,透過它觀察天邊那輪即將沉入地平線的紅日。
在晶體的折射下,夕陽的輪廓變得有些模糊和扭曲,卻又仿佛被拉近了一些。
“等回到營地,”他對木青說,“我要造一個‘鏡筒’,一個能把星星拉到眼前的鏡筒。”
木青看著他眼中那比晚霞更璀璨的光芒,那是對未知宇宙的無限向往。
斬殺巨蛇,征服部落,建立秩序……
這一切對李虎陳岩他們來說,是足以載入史冊的豐功偉績。
但對何維而言,隻是微不足道的起點。
他的征途,不在腳下這片土地。
而在那片更遙遠的,星辰大海。
喜歡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