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鹽與米的信用背書_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81章 鹽與米的信用背書(2 / 2)

當柳師將上麵的內容,一字一句地念給柳江人聽時,整個南洋城都沸騰了。

“一斤鹽換三十斤米?真的假的?”

一個南氏的農夫,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

他們家的田地,一季的收成,除了自己吃的,大概能餘下三百斤稻米。如果全部拿去換,就能換回十斤精鹽!

十斤,那可是足夠他們全家吃上整整一年的量。

而且是那種傳說中雪白的精鹽。

之前他想換鹽,得扛著沉重的糧食,滿市場地去找鹽販子,還要忍受對方的壓價和挑剔。

現在,何維直接給出了一個優厚的兌換價格。

這個誘惑,是任何人都無法抵擋的。

“換!當然要換!家裡都快沒鹽了。”

“走走走!快回家扛糧食去。去晚了彆被彆人換完了。”

公告頒布的當天下午,中心廣場上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人們扛著一袋袋沉甸甸的稻米,提著一筐筐新鮮的芋頭,拖著一條條醃好的肉乾,湧向了新成立的“城市兌換點”。

兌換點的工作人員,忙得不可開交。

他們用統一的石質砝碼,仔細地稱量著每一份糧食和貨物。

再將一份份用麻布包好的、雪白的精鹽,交到那些滿懷期待的自由民手中。

拿到精鹽的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而何維,則指揮著另一隊人,將那些通過“食鹽貿易”源源不斷換來的糧食,一車一車地運往城市中心。

在那裡,一座巨大的、嶄新的建築,早已虛位以待。

那是南洋城的城市中央糧倉。

這座糧倉,是何維的得意之作,由陳啟親自督造,耗費了近一個月的工時。

它的地基由巨大的石塊鋪就,高出地麵足有半米,有效地隔絕了地麵的潮氣。

牆體是內外雙層結構,中間填充著乾燥的沙土,既能防潮,又能保持內部溫度的恒定。

屋頂覆蓋著厚厚的茅草和陶瓦,確保滴水不漏。

糧倉的每一個通風口,都覆蓋著細密的魚藤子網,連最小的老鼠也鑽不進去。

這座象征著南洋城財富與底氣的中央糧倉,將正式迎來它的開倉儀式。

在無數人的注視下,何維親自扛起第一袋通過交換得來的稻米,走上糧倉的台階。

他沒有直接將糧食倒進去,而是轉身,麵向所有前來觀看的民眾。

“各位南洋自由民。”他的聲音洪亮而有力,“我曾經說過,我們的城市,不再需要過去的鐵律。那是因為,我們不再是為了生存而掙紮。”

“今天,我們在這裡,建立這座糧倉。但我向你們保證,這座糧倉不會像過去那樣,是為了平均分配而存在。”

“我何維,以及未來的執政官,絕不會以任何名義,向你們無償征收一粒米的‘稅收’!”

這番話,讓在場的許多農夫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勞動成果會被強製收走。

何維早就預料到了他們的心理。

本來征稅是維持城市公共開支的必須手段。

然而直接從勞動者手裡征稅,需要建立稅務官,還要建立配套的稽查隊,以及配套的稅警、稅監。

征稅成本極高,還會引發勞動者的不滿和敵視情緒。

所以,何維運用鹽務專營,通過提高精鹽的價格,把直接稅改成間接稅。

在何維的計劃中,隻需要一個鹽務司,就可以獲得城市運行所需的稅金。

與稅務官、稽查隊、稅警、稅監這套複雜的征稅係統比起來,鹽務司的運行成本低得太多,而且沒有痛感。

何維舉起手中的糧袋,繼續說道:“這座糧倉裡的每一粒米,都不是征收上來的,而是我們用鹽,從你們手中,公平交換回來的!”

“你們用多餘的糧食,換回了你們需要的鹽。而城市,則將你們的餘糧集中起來,儲存在這裡,以備不時之需!”

“它是屬於我們所有南洋人的財富儲備,是我們對抗未來任何可能發生的災荒的堅固盾牌。”

說完,他解開袋口,金黃的稻穀如同瀑布般,傾瀉進巨大的木製糧倉之中。

嘩啦啦——

那聲音,猶如動聽的音樂。

在場的所有人,看著那堆積如山的糧食,看著旁邊倉庫裡雪白的鹽堆,心中對南洋城更加信賴了。

他們或許還不懂什麼叫“城市信用”,不懂什麼叫“一般等價物”。

但他們看得見,摸得著,那實實在在的、堆積成山的鹽和米。

他們直觀地感受到,南洋城裡有兩座永遠不會空的鹽米大山。

這比任何虛無的承諾,都更能讓人安心。

喜歡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請大家收藏:()石器星辰我在一萬年前重啟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絕症虐文女主覺醒後殺瘋了! 明末大權奸 明祚永延,我讓大明上巔峰 高武教導主任:開局給學生上強度 可愛男娘的新同桌是不良假小子 詭神無法收容?先讓我淺嘗兩口 心動8: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手握神豪係統儘收全球產業 倒計時90天,挑戰33條巨物 長生仙途:道不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