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
何維一聲令下,南洋城曆史上最奇怪、最不被看好,也最耗費心血的工程,正式拉開了序幕。
整個乾船塢,都變成了何維專屬的實驗室和教室。
全城所有技術最頂尖的木匠,都被召集到了這裡。
他們看著那張被放大後掛在工棚中央的圖紙,臉上依舊寫滿了抗拒和懷疑。
但何維的權威,不容置疑。
他們隻能壓下心中的萬千困惑,按照命令,開始處理那些從雨林深處運回來的堅硬柚木。
然後,第一個問題就出現了。
砍不動!
這些柚木的密度和硬度,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他們平時用的青銅斧和青銅鋸,砍在柚木上,卷刃的速度比砍進木頭的速度還快!
幾個工匠輪流上陣,累得氣喘籲籲,半天下來,也隻能在巨大的原木上留下一道淺淺的劃痕。
“這根本不是木頭,這是石頭!”
“這樣下去,光是把這些木頭鋸開,就得花上一年!”
工匠們怨聲載道,陳啟也是急得滿頭大汗。
他嘗試了所有方法,增加人手,不停地打磨工具,但效率依舊低得令人發指。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被這批“萬木之王”逼瘋的時候,何維拿出了他的解決方案。
他畫出了一種全新的工具圖紙——“雙人框架鋸”。
那是一把長達兩米的巨大鋸子,鋸條被固定在一個堅固的木質框架上,需要兩個人麵對麵,協同拉動才能使用。
最關鍵的是,何維還改進了鋸齒的打磨方法,讓其變得更加鋒利,並且增加了“分料路”的設計,讓鋸子在切割時不易被木屑卡住。
當第一把框架鋸被製造出來後,奇跡發生了。
兩個壯漢一前一後,喊著號子,那鋒利的鋸條在堅硬的柚木中穩步前進,黃色的木屑如同下雨般簌簌落下。
之前需要半天才能鋸開一道口子的工作,現在不到半個時辰就完成了!
工棚裡,響起了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所有工匠看著那把造型奇特的鋸子,再看看何維,眼神中的懷疑,第一次被敬畏所取代。
然而,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
按照何維的設計,那艘狹長船體的主心骨,也就是龍骨,需要用一根完整的、巨大的柚木,彎曲成一個優美的弧線。
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大人,木頭是直的,怎麼可能把它掰彎?”陳啟拿著圖紙,臉上寫滿了“這不可能”。“強行彎折,它一定會從中間斷裂!”
“誰說要強行彎折?”
何維帶著眾人,來到工棚外的一片空地上。
在那裡,工人們已經按照他的吩咐,用石頭和黏土,砌成了一個十幾米長的、密封的巨大長條形“爐子”。
爐子的一頭,架著一口巨大的銅鍋,鍋裡的水正在熊熊燃燒的火焰下,咕嘟咕嘟地沸騰著。
滾燙的蒸汽,通過一根竹管,被源源不斷地送入那密封的“石爐”之中。
“把那根最好的龍骨木,放進去。”何維下令。
工人們合力將一根經過初步刨削的柚木,小心翼翼地送進了石爐,然後用濕泥將爐口徹底封死。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
所有工匠都圍在旁邊,不解地看著這個奇怪的裝置,竊竊私語。
何維大人這是在乾什麼?
難道他想把木頭給蒸熟了?
一個時辰後,何維估算著時間差不多了,下令道:“開爐!”
當爐口被打開的瞬間,一股濃鬱的、混合著柚木油脂香氣和水蒸氣的白色熱浪,猛地噴湧而出!
“快!把它抬到那個模具上去!”
在一片灼熱的蒸汽中,十幾個壯漢用浸濕的麻布裹著手,合力將那根被蒸得滾燙的柚木抬了出來,迅速放到了旁邊一個按照龍骨弧度預先製作好的巨大木質模具上。
“壓!”
何維一聲令下!
壯漢們用儘全身力氣,將杠杆和繩索,套在柚木的兩端,緩緩用力!
“嘎……嘎吱……”
在一陣令人牙酸的聲響中,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
那根堅硬如鐵的柚木,此刻卻像一根柔韌的麵條,在巨大的外力下,開始緩緩地、不可逆轉地彎曲!
它完美地貼合了模具的弧度,形成了一道充滿力量與美感的曲線!
“我的天!”陳啟目瞪口呆,喃喃自語,“它竟然真的彎了!”
“高溫的蒸汽,可以暫時軟化木材內部的纖維結構,讓它在冷卻定型前,擁有極強的可塑性。”何維看著那道完美的弧線,平靜地解釋著,“我把這種工藝,叫做‘蒸汽彎曲法’。”
工棚內外,上百名工匠,此刻都用一種看待神明的眼神,看著何維。
如果說“框架鋸”隻是讓他們敬畏,那麼“蒸汽彎曲法”,則徹底擊碎了他們固有的世界觀!
原來木頭還能這麼玩?
原來他們引以為傲的經驗,在何維大人麵前,竟是如此的淺薄和可笑!
從這一天起,所有的質疑和竊竊私語,都消失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乾船塢裡,隻剩下了一種聲音。
那就是對何維命令的,絕對的、狂熱的、毫無保留的執行!
時間,就在這種狂熱的建設氛圍中,飛速流逝。
半年後。
那艘造型奇特的“三角探險船”,終於被從乾船塢中緩緩拖出,第一次完整地展現在南洋城民眾麵前。
所有人都被它怪異的樣子驚呆了。
“那是什麼東西?”
“這就是何維大人花了半年時間造出來的船?怎麼感覺一推就要倒?”
“你看它旁邊那個小木頭,像不像一條瘸了的腿?”
碼頭上,前來圍觀的民眾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在他們看來,這艘船完全就是一個笑話。
它瘦長、單薄、不對稱,看上去就像一隻發育不良的、隨時可能被海浪拍碎的殘廢的水鳥。
與他們印象中寬闊穩重的“海狼級”漁船相比,簡直就像一個營養不良的乞丐,站在一個膘肥體壯的富翁身邊。
懷疑的氛圍,如同病毒般蔓延。
就連那些參與建造的工匠們,雖然對何維的技術佩服得五體投地,但看著這艘即將下水的“怪物”,心裡也還是直打鼓。
“出航!”
何維無視了所有的議論。
他親自擔任船長,挑選了二十名水性最好的水手,其中就包括了渴望將功補過的呂宋。
陳啟也作為總工程師,帶著一顆忐忑的心,登上了這艘由他親手建造的船。
船被緩緩推入水中。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它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立刻翻倒,但那種狹長船體帶來的搖晃感,還是讓船上的水手們一陣手忙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