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你回來了!”
何維的聲音,從船塢的另一頭傳來。
他走到李虎身邊,輕輕拍了拍那巨大的船肋,眼中閃爍著一種創造的自豪。
“這是我們南洋城所有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它將帶我們回家。”
李虎眼眶紅了。
他能感覺到,眼前這具龐大的骨架,從它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承載了南洋城開拓者回家的希望。
……
船體骨架的完成,標誌著“歸龍號”的建造進入了第二階段——蒙皮與隔艙。
這也是對攻堅司組織協調能力和工藝精度的終極考驗。
“從今天起,我們要做三件事。”
在攻堅司的晨會上,何維豎起了三根手指。
“第一,標準化。第二,流水線。第三,質量檢驗。”
這又是三個全新的、工匠們從未聽過的名詞。
“什麼叫標準化?”
何維拿起兩塊即將用於蒙皮的船板。
“這兩塊板子,長度、寬度、厚度,包括邊緣切割的角度,以及上麵預留的螺栓孔位置,都必須完全一樣!”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快速替換掉任何一塊損壞的船板,也才能保證整艘船的受力均勻!”
“什麼叫流水線?”
何維指向船塢旁那片巨大的空地,那裡已經被劃分成了十幾個不同的工作區域。
“伐木兵團負責運輸,第一組負責切割標準船板,第二組負責在船板上鑽孔,第三組負責將船板運送到船塢,第四組負責安裝!”
“每個人,都隻做自己最擅長的那一件事,並且把它做到極致!我要你們的速度,快到讓前一個環節的人,追著後一個環節的人跑!”
“最後是質量檢驗。”
何維的目光,變得無比銳利。
他看向了隊伍中一個性格沉穩的老木匠——黃益。
“黃師傅,從今天起,你不用再做任何具體的工作。我任命你為‘歸龍號’工程的第一任‘質檢官’!”
“你的任務隻有一個,檢查所有生產出來的部件,檢查所有安裝好的結構。任何不符合標準的東西,不管是誰做的,不管已經耗費了多少心血,你都有權力,要求他們返工,或者銷毀。”
何維的話,讓整個攻堅司都陷入了巨大的震動之中。
這套全新的生產模式,徹底顛覆了他們過去那種一個工匠從頭做到尾的作坊式思維。
尤其是“質檢官”這個職位的設立,更是讓所有人心中都凜然一驚。
這意味著,任何的疏忽和懈怠,都將無所遁形。
“我反對!”
一個聲音突兀地響起。
站出來的,是楊石。
他作為南洋城最頂尖的陶藝和建築工匠,骨子裡帶著一種屬於手藝人的驕傲。
“何維大人,我們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手藝負責。這樣做,是對我們的不信任!”他漲紅了臉說道,“而且,把一道工序拆得這麼碎,每個人都像個木偶一樣重複著同一個動作,這還叫‘手藝’嗎?”
楊石的話,引起了不少老工匠的共鳴。
他們都習慣了那種精雕細琢、充滿個人創造力的工作方式。
何維看著楊石,認真地說。
“楊石,我問你,如果讓你燒製一百個一模一樣的陶碗,你能做到嗎?”
“當然能!”楊石傲然道。
“那如果我讓你燒製一萬個呢?”
楊石愣住了,他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歸龍號’,需要的不是一百個零件,也不是一千個。它需要上萬個標準統一的零件,精密地組合在一起!”
“這不是一件藝術品,這是一艘精密的海船,將來要在遠洋航行,關係到全部船員幾百條性命,容不得分毫差錯。在生命麵前,任何個人的手藝,都必須為整體的精細工程讓路!”
何維走到楊石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緩和了一些。
“你的才華,我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你要明白,不同的時代,需要不同的工匠。過去,我們需要的是能創造出獨一無二珍品的藝術家。”
“而現在,我需要你們,成為這個時代的工程師!”
工程師。
楊石呆呆地看著何維,又看了看那具龐大的、充滿了冰冷秩序感的船體骨架。
“我明白了。”楊石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