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洵微服出街時不喜帶太多人馬。
唯有一個同樣便服的傅指揮。
一來不引人注目。
二則他本也是兵馬嫻熟,再多出一世記憶碎片的殺招。
兩廂一結合。
等閒人七八個合圍也不是他的對手。
旁邊高大的傅指揮乃武狀元出身。
便是不用身份。
就他們兩人整個神京也數不出幾個能打的。
神京。
大順朝最繁華的城池。
城中除了權貴,兵士和居民外,還有異國商販,佛道僧尼,異國使者等等,再看兩邊店麵,接接連連。
都是酒肆、客棧、香店、銀莊、布行、綾羅綢緞堆積如山;衣冠鞋襪擺列無數、
街邊還有接地氣的各色小攤、鄉下裡人挑著時鮮瓜果蔬菜的、雞鴨魚肉、
不一而足,真是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頑的、無一不精、無一不備。
美中不足大煞風景的是即便再怎麼繁華熱鬨,道上還是能看見大便,誰知是畜生拉的還是人拉的。
這在神京已屬於很乾淨衛生了!
李洵騎在馬上,身前搖著扇子,時不時有青樓姑娘在閣樓朝他丟東西下來,汗巾子、帕子、肚兜、繡花鞋都算正常,也不知哪個姑娘居然丟了床棉被……
像他這樣俊俏的公子一看就非富即貴,在風月場所屬於香餑餑。
那些窯姐兒甚至不奢求當小妾,世家子弟怎麼可能娶她們回家,要被長輩、宗親打罵死的。
但可以買個宅子當外室,雖無法得到家族認可沒有名分,也屬於脫離苦海,後半輩子有了依靠,享受吃穿不愁有奴仆丫鬟使喚的優渥生活。
傅指揮憋不住笑,“王爺風流倜儻,窯姐兒見了都發瘋了。”
傻;李洵沒有搭理他。
說的不是廢話嗎。
彆說古代了,放在後世,家裡若有同等條件,你什麼都不用乾就能接替長輩端鐵飯碗,還長得帥又多金,哪個女人見了沒點想法?
就他那一身價值不菲的常服,放後世也屬於名牌奢侈品,哪怕把臉遮住了,仍然是青樓姑娘們的搶手貨。
走馬觀花至東菜市口。
菜市口有塊專門張貼朝廷邸報的報欄,被百姓圍得水泄不通。
李洵用下巴點了點,傅指揮心領神會,翻身下馬查看。
大順朝規定是皇子未束發之前不得參政上朝,而十五為男子束發表示成年。
李洵才剛立府,虛歲十六呢,攏共上朝的次數,掰著手指頭都能數清楚,腳趾頭想幫忙都幫不上。
因此。
朝廷生發什麼大事,作為堂堂親王,他竟沒有得到一手消息。當然也是不惜的去摻和導致。
有書生公子哥兒並行而走,口內議論:
“五月暴雨,致長江、淮河周邊城鎮並漲,運河水閘崩,高郵、寶應等縣災民沿運河殘堤逃難聚於揚州城門外求活,好慘哩那些災民,我有一親戚就是揚州人,聽聞災民太多了為防止動亂已經下令關城了!”
“那些被洪水衝垮房屋的百姓怎麼辦,不讓他們進揚州城,吃什麼、喝什麼啊?”
“就在城外搭棚子,揚州商會每日都會施粥。陸陸續續已經聚集了一萬災民,後麵隻會越來越多,就怕有些個存心不良的蠱惑災民,發生暴亂,進揚州城燒殺搶掠一番,這才暫時關閉城門。”
“放心吧,揚州城有駐兵坐鎮,鬨不起事的!”
“你懂個球囊,若是聚集了十萬之眾,怎麼鎮壓。”
“我估計更慘的還在六月飛蝗,洪水退後淤泥生蟲卵,那些莊稼要遭殃哩,朝廷已各地支援賑災糧食備倉了。”
傅指揮回來時,李洵已聽了個大概不由皺眉,六月蝗蟲大軍啊。
他生在皇室壓根沒經曆過糧荒災年,但前世記憶碎片,倒讓他從電影電視中得知其慘狀。
災民餓極了時,易子而食都是常態,現在都五月過半來不及預防了。
李洵縱然想力挽狂瀾,也是餘心不足。
“逛了大半日了,去瞧瞧太虛樓!”李洵一勒韁繩,先行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