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老太君話鋒微轉,棉裡藏刀的笑稱:“昔年太上皇駐蹕碧霞院時,曾撫慰臣下,言道接駕之事,乃君臣同樂,共享太平盛世之景。
不必細究錙銖,徒增煩惱,壞了情分。”這是暗示他李洵,揪著賬目不放,反倒違背了太上皇君臣同樂的本意。
李洵暗暗咋舌,甄家老太太這是察覺出他拿太上皇訛詐查賬目的事了!?還沒等消化一二。
甄老太太話鋒再轉,給了李洵台階:“王爺若執意要覽舊賬,體察下情,老身這把老骨頭,雖不中用了,也願豁出去。
帶著府裡幾個還算清楚的老賬房,日夜翻檢庫房故紙堆,總歸能尋出些蛛絲馬跡來,以供王爺參詳。”
“隻是……”
她微微一頓,神態稍顯疲憊:
“那些陳年舊檔,蟲蛀鼠咬,字跡漫漶,汙損不堪,恐汙了王爺的眼目。且這翻檢謄錄,非一日之功,老身愚鈍,隻怕耽擱王爺在金陵遊賞會友的正事。”
這番話,綿裡藏針,滴水不漏。
既抬出了太上皇的“舊旨”做擋箭牌,又表明甄家能支撐無需補償,更暗示賬目混亂難查且耗時費力。
最後還點明他此次帶著林家閨女遊賞的“正經事”,彆被陳年爛賬絆住手腳。
簡單點就是你忠順王寫攜美遊玩就遊玩,何必多管閒事,反正也查不清了,真要查,她這老骨頭自會拿著賬本親自去京城呈給太上皇過目。
無論你忠順王說的是真是假,麵了聖上,甄家自然相安無事。
再者,查賬本也是為了給甄家補償,甄家不要,我都不要補償,感謝天恩了,你還追著非要給我賞賜?
“嗬,”
李洵輕輕一笑,仿佛剛才的劍拔弩張隻是錯覺。
他重新端起那盞早已溫涼的茶,湊到唇邊,慢悠悠地啜了一口,奴婢上前盞茶,李洵揮了揮手散退。
語氣慵懶著笑道:“老太太有心了。父皇舊言本王自然記得,既然甄家如此忠義,不願給皇家添麻煩……”
“此事。”
“容後再議吧。”輕飄飄五個字,他既未收回成命,也未定下期限。
甄家老太太那麼聰明,那就看看有多少銀子,能抵消這一件事兒了。
皮球踢累了,本王換個毽子……
甄應嘉幾乎虛脫了,看向甄老太太,老太太朝他輕輕點頭示意切莫漏了荒腔!
很明顯,這根本不是太上皇的旨意,若真有此事的話,老太妃早通知甄家了。
忠順王無非是挑刺來的,就讓他挑,挑夠了,就該拿這些刺來跟咱們甄家談判討些好處了!
堂內氣氛稍緩。
甄應嘉剛想喘口氣。
事情,確實如甄老太太想的一般啊,李洵就是找事乾,到時候讓甄家一件一件拿銀子給都堵回去。
反正不能砍了甄家,至少也該抽層,恩,抽層皮帶肉回去才行。
區區五十萬兩打發誰呢?
揚州人家都送了那麼多禮,最後保送天牢…
甄家作為江南地頭蛇要是那麼摳搜,他就直接躺在這兒慢慢查賬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