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一邊聽著,一邊忍不住咧嘴偷笑,“周侍郎原來是真不舉?我還以為瞎編的。”
“?”史鼎則懵逼在那吃瓜。
那些站在前列被花邊新聞狠狠羞辱過的朝廷大員們,眼角餘光瞥見李洵那副憊懶模樣,又見他與幫凶霍元談笑風生,直氣得牙根癢癢,胸口發悶。
他們心裡早已罵翻了天。
無恥之尤!朝廷敗類!
定是這混賬親王和那南安郡王搞的鬼。
那些汙穢不堪的報子毀我清譽。
陛下竟也縱容他如此胡鬨。
明知始作俑者就在眼前談笑風生,卻無力撼動李洵的地位。
那種明知仇人是誰卻無可奈何的憋屈感,能叫人嘔血三升。
隻能強行移開視線,眼觀鼻,鼻觀心,假裝沒看見。
眼不見心不煩。
北靜郡王水溶,目不斜視,對於身旁李洵等人的小動作不屑一顧。
但對於李洵他早就看不慣了。
上次在江南金陵,這混賬親王就從甄家硬生生撬走了三百萬兩銀子!
那裡麵可也有甄家曆年孝敬他北靜王府的一份。
李洵用下作的手段,逼迫的他們這群勳貴舊臣人人自危。
想來要儘早想一些自保的法子了。
四王八公同氣連枝,一脈相連,本應共同進退。
可如今被李洵這般分化打擊,各個擊破,人心漸散,長此以往,恐怕真要被徹底打散收拾乾淨了。
水溶心中憂慮,但麵上依舊保持著完美的謙謙君子風度,絕不輕易表露絲毫。
鎮國公牛繼宗則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將李洵的囂張,水溶的表裡不一儘收眼底。
作為兩朝老臣,牛繼宗深知平衡之道。
對龍椅上的永熙帝,他表現得忠心耿耿。
對退居幕後的太上皇舊臣他也維持著應有的禮敬。
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留有餘地。
此至於借貸記賬法,於國或許有利,於勳貴且行且看吧。
龍椅上的永熙帝,看著弟弟李洵那副混不吝的樣子,心中實則暢快無比。
這混小子,雖然行事方法荒唐,但效果出奇得好。
這惡人,由李洵來做,最合適不過。
自己身為帝王,需要保持雍容大度,垂拱而治的仁君形象。
有些臟活累活,正好讓這個無法無天的弟弟去乾。
永熙帝輕輕咳嗽一聲,殿內百官輕聲議論聲頓時安靜下來,“公正”道:
“前番所議,推行借貸記賬法一事。
經六部九卿合議,百官奏對投票結果來看,朕也綜合考量,覺此法雖有爭議,然於清賬目、杜絕貪墨或有裨益。
今支持推行者,票數已遠超反對。朕決意準予推行!”
此言一出,底下不少人神色各異。
永熙帝繼續道:
“為新法穩妥計,不可操之過急。
著戶部即刻選三四處錢糧事務繁雜,頗具代表性之縣衙,先行試點推行。
待積累經驗,觀其成效後,再逐步擴廣範圍,最終推及天下各州府縣。”
聖旨一下,此事算是塵埃落定。
支持者或被迫支持者心中稍安,至少不是立刻全麵推行。
永熙帝宣布完,便不再多看眾人反應,起身拂袖,在內侍的高聲退朝中,離開了寶座。
隻是在轉身的刹那,他的嘴角幾不可察地向上彎了一下。
李洵則伸了個大大的懶腰,拍了拍身旁霍元的肩膀:“走了走了,站得本王腿都酸了!改天尋你解解悶。”
史鼎:“??”貌似王爺才來一盞茶的時間,他拉個屎都不止這功夫。
喜歡紅樓惡王?朕的六弟太棒了請大家收藏:()紅樓惡王?朕的六弟太棒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