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兩儀殿,夜。
宮燈與燭台將大殿的每一個角落都照得纖毫畢現,亮如白晝,卻絲毫驅不散那幾乎凝成實質的凝重與急切。李世民端坐於寬大的禦案之後,連日奔波與極度的興奮讓他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然而他的眼神卻如同淬火的精鋼,銳利、熾熱,充滿了開創曆史的決斷力。下方,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征、程咬金五位帝國最核心的重臣肅然靜立,空氣仿佛停止了流動,比任何一次大朝會都要莊嚴、肅穆。
“事情的原委與最新的進展,便是如此。”李世民言簡意賅,卻字字千鈞,將杜遠提出的、關於優先選用傷殘老兵的驚人建議,向長孫無忌、杜如晦和魏征三人清晰地補充說明完畢。
殿內再次陷入一片深沉的寂靜,唯有燭火燃燒時偶爾爆開的輕微“劈啪”聲,反而更襯得這寂靜如同暴風雨前的海洋,深不見底,蓄勢待發。
長孫無忌率先深吸了一口氣,打破了沉寂,他眼中閃爍著難以置信與極度讚賞的複雜光芒,聲音因激動而略顯低沉:“陛下,杜遠此子,真乃天授奇才!臣原以為其才儘在農事格物,未料其心思竟能縝密深遠至此!獻祥瑞已是潑天之功,更能思慮及於軍國撫恤之政,洞察人心向背,其心性、其眼界,已遠超臣之想象!選用傷殘老兵之議,於國可固根基,於軍可慰忠魂,於民可顯仁德,於計劃本身可保機密萬全!有百利而無一害,臣,全力附議!”
杜如晦緊隨其後,他的思維永遠高效而務實,語氣沉穩如磐石:“陛下,長孫相公所言極是。然則,‘金穀計劃’千頭萬緒,時機稍縱即逝。臣建議,當立即設立一總理此事之大臣,賦予全權,統籌全局,協調各方,令行禁止,確保此計劃每一步都環環相扣,不至因權責不明、推諉扯皮而延誤時機,鑄成大錯。”
魏征重重頷首,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房玄齡身上,聲音鏗鏘:“克明所言,乃老成謀國之道。此事關乎國本,非同小可,非一位心思縝密、老成持重、威望足以服眾、且又能與那位‘陋室少年’順暢溝通之人不可擔此重任。”他的暗示,已然明了。
李世民的目光如實質般落在房玄齡身上,帶著無比的信任與托付:“玄齡!”
房玄齡麵色一肅,即刻上前一步,深深一揖,衣袂無風自動:“臣在!”
“此事,由你全權負責!總攬‘金穀計劃’一切事宜!”李世民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從人員遴選審核、物資調撥分配、穀地開墾規劃、與杜遠溝通協調,乃至後續種糧收獲、儲存、乃至未來推廣分配之策,皆由你統籌決斷!遇不決之事,或有任何阻撓,可直接報於朕!朕賜你臨機專斷之權!朝廷六部、各寺監,見你如見朕,需傾力配合,不得有誤!”
房玄齡深吸一口氣,仿佛將千鈞重擔納入胸中,再次鄭重一揖,聲音沉穩而有力:“臣,房玄齡,領旨!必竭儘肱股之力,夙夜匪懈,不負陛下重托,不負天下蒼生所望!”他深知,這副擔子重於泰山,但亦是千古難逢的機遇。
“好!”李世民頷首,目光倏地轉向早已按捺不住的程咬金,“知節!”
程咬金如同聽到戰鼓的猛虎,猛地踏前一步,聲如洪鐘,震得殿內燭火都為之一晃:“老臣在!”
“遴選一千名忠誠可靠、性情沉穩、尚有勞作能力之傷殘老兵,此事交由你辦!”李世民命令道,語氣急如星火,“朕隻給你一天時間!從京師十六衛及周邊折衝府的名冊中,給朕挑出最好的人選!要的是老實肯乾、聽從號令、心懷感念的忠勇之士!若有奸猾懶惰、心懷怨望、口風不嚴者混入,唯你是問!”
“陛下放心!”程咬金把黑黝黝的胸脯拍得砰砰作響,情緒激昂,“俺老程彆的不敢吹噓,在行伍裡認人辨心那是一絕!保證給您挑出來的,個個都是最好的兵!就算缺了胳膊少了腿,心也是向著陛下的紅心,骨頭也是硬邦邦的忠骨,勁兒更是使不完的憨勁兒!絕誤不了大事!”
“嗯。”李世民滿意地點頭,繼續下達一連串的命令,“這一千老兵,即日組建為‘金穀墾殖團’。朕欲授程處默程咬金長子)為‘金穀校尉’,領從六品上昭武副尉銜,全權統領此團,進駐穀地,負責一應墾荒、安保、紀律及日常雜務!直接對房相負責!”
程咬金一聽兒子不僅得了如此關鍵的實差,更有了正經的品階官身,頓時喜得虯髯都要翹起來,咧開大嘴,聲如雷鳴地謝恩:“臣代那不成器的小子,叩謝陛下天恩!陛下放心,俺回去就狠狠叮囑那臭小子,去了那兒,就得把尾巴夾起來,一切行動聽房相和杜遠小郎君的指揮!要是敢擺譜出岔子,不用陛下開口,俺老程親自衝進穀裡,拿馬鞭抽爛他的屁股!”
李世民最後環視眼前五位股肱之臣,目光如炬,聲音斬釘截鐵,帶著帝王的終極意誌:“一切就此定下!玄齡總攬全局,處默領兵進駐,兩天之內,所有遴選人員、首批開荒物資必須全部到位,開進杜家村穀地!此事乃帝國當前第一要務,高於一切!任何人,任何事,不得延誤阻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臣等遵旨!必不負聖望!”五位大臣齊聲應道,聲音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在深邃的殿宇中隆隆回蕩,充滿了無匹的決心和開創曆史的使命感。
與此同時,杜家村,打穀場。
夜色如墨,但打穀場上卻亮如白晝。一支支鬆明火把插在四周的土裡,劈啪燃燒著,跳躍的火光將每一張仰起的臉龐都照得清清楚楚,也將巨大的糧堆投射出搖曳而龐大的陰影。全村男女老少,幾乎無人缺席,全都聚集在這裡,臉上帶著秋收後的疲憊,但更多的是一種躁動的興奮和強烈的好奇。他們交頭接耳,猜測著遠哥兒在這大晚上把大家緊急召集起來,究竟要宣布何等大事。
杜遠站在一個稍微高點的、用來揚穀的土台上,火光映照著他年輕卻異常沉穩的臉龐。他看著下麵那一張張熟悉而淳樸的、帶著信任與期盼的麵孔,清了清嗓子,聲音清亮,穿透了夜晚的嘈雜:
“各位鄉親爺叔!嬸娘兄弟姐妹們!今天這麼晚把大家叫來,是有一件天大的好事,也是件關乎咱們杜家村未來子孫飯碗,甚至關乎整個大唐江山社稷的大事,要跟大家說!”
人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齊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連孩子的吵鬨聲都消失了。
“咱們村的神糧,紅薯和玉米,大豐收了!這事,是咱們一起流汗乾出來的,大家都知道了。”杜遠的聲音有力,在靜夜中傳得很遠,“但是,鄉親們,光咱們杜家村自己吃飽肚子、慢慢留種,太慢了!天下太大了!還有那麼多道、那麼多州郡在鬨饑荒,還有無數的人啃樹皮、吃觀音土,眼巴巴地等著救命糧!”
他停頓了一下,讓這話裡的沉重分量壓在每個村民的心頭,然後才繼續,聲音陡然拔高,充滿了希望的光彩:
“現在,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咱們的豐收,驚動了天聽!當今皇上,真龍天子,知道了咱們杜家村的神糧,龍心大悅!金口玉言,決定要舉全國之力,大力推廣這些寶貝糧食,要讓全天下的人,以後都不再餓肚子!”
“陛下萬歲!皇上聖明!”有性情激動的村民忍不住振臂高呼起來,聲音因激動而顫抖。頓時,一呼百應,巨大的聲浪衝破夜空。皇帝都知道他們這小山村了,這是祖墳冒青煙都求不來的榮耀!
杜遠抬手,用力壓下潮水般的歡呼,語氣變得更加鄭重,幾乎是一字一句:“為了儘快培育出夠全天下種的種子,朝廷製定了一個絕密的‘金穀計劃’!就是要動用朝廷的力量,幫咱們一起,把咱們外麵那條二十多裡長、荒著的好穀地,全部開墾出來,變成良田,都種上紅薯和玉米!”
這話如同一個炸雷,瞬間在人群中引爆!
“全部開墾出來?老天爺!”
“朝廷……朝廷要派官上的人來?”
“二十多裡都種上?那得是多少地啊!”
“種出來的糧食……怕是真的要堆成山,淌成河了吧?!”
驚訝、興奮、難以置信、還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在村民中間瘋狂蔓延,議論聲如同沸騰的水。
杜遠提高了音量,壓過喧囂:“安靜!大家聽我說完!朝廷不是來搶咱們的地,也不是來占咱們的便宜!他們是來幫咱們,更是來救天下人的!開荒的人,朝廷派!牛馬牲畜,朝廷給!犁耙鋤頭,朝廷出!吃的糧食,朝廷補!咱們要做的,就是拿出咱們的經驗,好好教教他們怎麼伺候好這些新莊稼,就像咱們伺候自家孩子一樣!”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張臉,語氣誠懇而充滿力量:“鄉親們,想一想,這是積幾輩子都積不來的大德、行大善的好事啊!咱們是在給咱們大唐江山攢救命的家底,是在救無數人的性命!咱們杜家村,能被朝廷選中,成為這‘金穀計劃’的起點,是天大的榮幸,是能寫進族譜、光耀子孫萬代的大事!咱們能不能支持朝廷,幫皇上,把這件天大的好事,辦得漂漂亮亮?!”
短暫的沉默之後,須發皆白的老村長杜老漢第一個顫巍巍地站了出來,激動得手裡的煙杆都在抖:“支持!必須支持!皇上心裡裝著咱們老百姓,咱們就不能給皇上丟臉,不能給杜家村丟人!遠哥兒,你見識廣,你說咋乾,咱全村老小就咋乾!絕無二話!”
“對!支持朝廷!”
“跟著遠哥兒乾!跟著皇上乾!”
“讓天下人都記住咱們杜家村的糧食!”
“這可是老祖宗臉上都有光的大好事啊!乾!”
村民們群情激昂,血液都被這宏大的計劃和崇高的目標點燃了,沒有任何人反對,隻有澎湃的熱情和參與曆史的自豪感。他們或許不懂太多經國大略,但他們相信帶領他們吃飽飯的杜遠,相信這是朝廷在做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而他們能成為這大事的一部分,感到無比的驕傲和熱血沸騰!
杜遠看著台下那一張張激動、真誠、被火光照得發亮的臉龐,心中暖流奔湧,重重點頭:“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咱們杜家村,就從今天起,和朝廷一條心,擰成一股繩,把這‘金穀計劃’辦得妥妥帖帖,轟轟烈烈!讓咱們這山坳坳,變成咱大唐最硬實、最金貴的糧倉!”
“好!!”震天的呼應聲,如同山呼海嘯,伴隨著火把燃燒的劈啪聲,堅定地衝破了杜家村的夜空,直上雲霄。
一方是廟堂之上,雷厲風行,高效決斷,調兵遣將,布局天下;
一方是鄉野之間,萬眾一心,積極響應,淳樸熱情,舍小為大。
曆史的巨輪,在這看似不起眼的杜家村,找到了一個無比堅實的支點,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轟然轉動起來。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