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長安暖日:太宗述金穀墾殖,三詩入懷動帝後_老李,你想屁吃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40章 長安暖日:太宗述金穀墾殖,三詩入懷動帝後

第40章 長安暖日:太宗述金穀墾殖,三詩入懷動帝後(1 / 1)

長安,太極宮的飛簷在秋日晴空下劃出恢弘的弧線。散了朝會的李世民並未如常般即刻轉赴兩儀殿批閱那似乎永無儘頭的奏疏,而是步履生風,徑直朝著立政殿——長孫皇後的寢宮走去。他眉宇間鎖著的朝堂凝重早已化開,唇角抑不住地微微揚起,竟透出幾分少年人才有的輕快神色。

立政殿內,安寧祥和。長孫皇後正握著年僅七歲的長樂公主李麗質的小手,一筆一畫地習字。小公主模樣粉嫩,神情卻極認真,小小的眉頭微微蹙起,努力駕馭著那支對她來說略顯粗重的毛筆。殿門處的動靜讓她抬起頭,一見是父皇,立刻丟下筆,像隻雀躍的蝶兒般飛撲過去:“阿耶!”

“哎!朕的麗質,今天又學了幾個字?”李世民朗聲一笑,彎腰輕鬆將女兒抱起,還用胡茬輕輕蹭了蹭她光滑的小臉蛋,惹得小公主咯咯直笑。

長孫皇後微笑著迎上前,她一眼便看出夫君今日心情極佳,柔聲問道:“陛下今日下朝,似乎格外舒暢,莫非朝中有了什麼喜訊?”

李世民將麗質放下,牽著她的小手走到榻邊坐下,又示意皇後坐在身側,這才撫須笑道:“觀音婢眼力過人。確有一樁喜事,如春風拂麵,令朕心懷大暢。你可還記得朕前些時日與你提過的杜家村?房玄齡舉薦的那個少年杜遠,還有程處默帶領的那個以傷殘老兵為主的墾殖團?”

長孫皇後頷首:“臣妾記得。陛下當時還曾憂心過錢糧耗費與成效難料。”

“哈哈,憂心?如今看來,倒是朕小覷了天下英才!”李世民笑聲洪亮,震得殿內仿佛都多了幾分暖意,“今日收到密奏,杜家村金穀墾殖團,首戰告捷,成果遠超預期!”

他興致勃發,仿佛親臨其境般敘述起來:“上千人馬,僅是十餘日功夫,竟已將那片綿延二十裡的荒蕪山穀,開墾出近半!效率之高,軍紀之嚴,軍民之融洽,實屬罕見!更難得的是那杜遠,年紀輕輕,不僅善於規劃,更深諳人心聚攏之道……”

李世民將杜遠如何借秋收融洽軍民、如何與程處默動員開荒、如何妥善處置意外傷兵、如何自掏腰包購豬犒勞三軍、又如何親自端粥送藥探望病員等事,娓娓道來,講得繪聲繪色。他尤其強調了那些本已傷殘的老兵所爆發出的驚人毅力與紀律,以及杜家村村民從最初觀望疑懼到如今全心擁戴的轉變。

長孫皇後聽得眸中光彩流轉。她雖深處宮闈,卻始終心係天下,深知糧食與民心才是帝國根基,不由由衷讚歎:“竟有如此全才?既精於實務規劃,又洞悉人情世故,懂得凝聚人心。陛下,此子確是非同凡響!”

一旁的小長樂雖然對開荒、糧儲這些大事半懂不懂,但聽到“杜遠哥哥”、“買豬豬”、“看望兵叔叔”這些片段,也覺得十分新奇有趣,眨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拽著李世民的衣袖問:“阿耶,那個杜遠哥哥,是好人對嗎?他讓兵叔叔和農民伯伯都高高興興地一起乾活了?”

李世民被女兒天真爛漫的問題逗得開懷,輕撫著她的發頂溫言道:“對,他是好人,更是能人。阿耶還知道他幾件有趣的往事,聽過他所作的幾首詩呢。”

這話立刻引起了長孫皇後和長樂公主更大的興趣。

“哦?陛下還知曉他的趣事?竟還有詩作流傳?”長孫皇後訝然問道。長樂也興奮地拍著小手:“阿耶,阿耶,麗質要聽詩!快念給麗質聽!”

李世民笑道:“說起相遇之緣,倒也奇妙。那日朕與李君羨、程知節微服出獵,追逐一頭雄鹿,深入山林以致迷失方向,天色漸晚,人困馬乏之際,誤入一處山間小村。得村中老丈指引,初遇杜遠。彼時他不知朕之身份,隻當是尋常迷途旅人,卻熱情相邀至他那簡陋卻潔淨的茅舍歇腳,烹煮清茶,款待周到。言談之間,其見識之廣博,氣象之開闊,對農事時局之見解,皆遠超其年紀與身份,毫無鄉野鄙俗之氣。朕當時便覺此子不凡,卻未曾點破。”

他略作停頓,眼中閃過回憶與激賞之色:“至於詩作,密奏中也錄得幾句,似是他在不同情境下信口吟出或引述,卻皆恰到好處,足見其心誌情懷。”

“其一,便是在他那茅舍之中,談及居所簡陋,他曾笑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寥寥數語,安貧樂道、內心豐盈之態躍然眼前,豈不正是他自身寫照?”李世民緩緩吟出《陋室銘》的片段,長孫皇後凝神傾聽,細細品咂,不禁擊節讚歎:“好一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確有顏回居陋巷而不改其樂之風骨,心誌高潔,非池中之物。”

“其二,”李世民續道,“去歲年末,長安西市永雄樓舉辦詩詞大會,頭名彩頭一貫錢。一十來歲幼童,以一首《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力壓全場儒生,奪魁而去,時人皆驚為神童。朕曾命百騎暗中尋訪未果。如今方知,那孩童,亦是杜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長孫皇後聞言,頓時動容:“‘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般雄渾蒼涼、激蕩人心之句,竟是出自一少年之手?或是他引述先賢?無論如何,能在此情此景誦出此詩,其激揚士氣、撫慰英魂之效,確如陛下所言,非凡!”

小長樂歪著頭,努力理解著:“阿耶,這首詩……是誇那些兵叔叔,像飛將軍一樣厲害,會打跑壞人,保護我們嗎?”

李世民慈愛地頷首:“麗質解得真好,正是這個意思。我們的將士,便是如今的龍城飛將。”

“還有其三,”李世民神色轉為些許凝重,讚賞之意卻更濃,“朕還目睹了他做事時候的場景,當他目睹眾人,包括杜家村中那兩個改過自新的年輕人,皆在田間奮力勞作,汗珠滴落泥土之時,他曾頗為感慨地言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孫皇後輕聲重複著,眼中漾起層層波瀾,震撼與共鳴交織。她母儀天下,常懷恤民之心,最知農耕之艱辛、物力之維艱。這詩句樸實無華,卻字字千鈞,直指人心最深處的柔軟。“此語……真切至極,發人深省!陛下,能出此語者,必是真正深知農事之苦、珍惜民力、敬重稼穡之人!無怪乎他能如此高效組織墾殖,深得民心。”

就連小長樂也似乎被這最簡單的詩句觸動了,她小聲地、認真地說:“阿耶,麗質以後吃飯,一定把每一粒飯飯都吃光光,再也不掉得到處都是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真的好辛苦呀。”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相視一眼,眼中儘是難以言喻的欣慰與暖意。

李世民總結道,語氣中滿是得遇英才的暢快:“有此三詩,可見其才情誌趣之高遠。有墾荒實乾之驚人成效,可見其務實作風之卓絕。有體恤士卒、聚攏民心之能,可見其仁厚德行之光輝。觀音婢,你說,朕得此子,解朕糧食之憂,啟朕富民之思,朕豈能不為之欣喜?”

立政殿內,暖爐生香,溫情脈脈。帝國最尊貴的一家三口,因著遙遠山穀中一個少年與他所帶領的墾殖團帶來的佳訊,以及那幾首巧妙嵌合了忠誠、堅毅、節儉與希望的詩句,度過了一個格外溫馨愉悅的午後。李世民心中對杜遠的欣賞與期待,無疑又加深了數重。而“杜遠”這個名字,也帶著一絲傳奇的色彩,悄然印入了長孫皇後與年幼的長樂公主的心田。

喜歡老李,你想屁吃了!請大家收藏:()老李,你想屁吃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羞!港城大美人被京圈太子抱回家 暗夜永皇之血脈吞噬者 創世熔爐 九霄冰凰錄輪回劍燼 她離開後,傅總瘋狂追妻 穿越紅樓,我是天可汗 綜影視:多學學總有好處! 開局喪屍狗,從拿下金丹女修開始 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 靈武天書